催人小儿女,身渐及栏杆
出处:《初春散儒堂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最好立春寒,风吹雪不乾。
花光犹未满,莺语已先欢。
养薄惭牲鼎,飞高羡羽翰。
催人小儿女,身渐及栏杆。
花光犹未满,莺语已先欢。
养薄惭牲鼎,飞高羡羽翰。
催人小儿女,身渐及栏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与感受,细腻地捕捉了季节转换中自然与人心微妙的变化。
首句“最好立春寒,风吹雪不乾”,开篇即以“最好”二字表达对初春寒冷的独特喜爱,虽是严冬未尽,但春风已至,雪花在风中飘扬而不尽,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凄美的氛围。
“花光犹未满,莺语已先欢”两句,通过对比花开未盛与黄莺早鸣,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花虽未完全绽放,但黄莺的啼鸣已经充满了喜悦,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养薄惭牲鼎,飞高羡羽翰”则转而抒发个人情感。诗人以“养薄”自谦,表达了自己在学问或事业上的不足,却羡慕那些能够展翅高飞的人,暗含对自由与成就的向往。
最后,“催人小儿女,身渐及栏杆”一句,以“小儿女”的成长与“身渐及栏杆”的动作,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长。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们也逐渐感受到岁月的流转,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