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白浪馀奔突,黄头尽折冲全文

白浪馀奔突,黄头尽折冲

出处:《鬼叫滩和东桥
明 · 黄衷
危石悬蜗角,融泥散鹭踪。
驶帆争骋骥,荒壁闭游龙。
白浪馀奔突,黄头尽折冲
安流何处所,吾欲寄疏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鬼叫滩与东桥的壮丽景象,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雄奇与壮美。

首联“危石悬蜗角,融泥散鹭踪”,以“危石”、“蜗角”、“融泥”、“鹭踪”等意象,勾勒出鬼叫滩的险峻与东桥的静谧。危石高悬,仿佛蜗牛角般细小却坚韧;融泥中散落着鹭鸟的足迹,既显出自然的和谐,又暗示着生命的顽强。

颔联“驶帆争骋骥,荒壁闭游龙”,通过“驶帆”与“骋骥”、“荒壁”与“游龙”的对比,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驶帆者在波涛中竞速,如同骏马驰骋;而荒壁之上的游龙,则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时间的流逝,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赋予画面以动感与深度。

颈联“白浪馀奔突,黄头尽折冲”,进一步描绘了水势的汹涌与力量的较量。白浪奔腾,余波不息,象征着自然界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黄头折冲,可能是指船只在激流中奋力前行,或是比喻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抗争。

尾联“安流何处所,吾欲寄疏慵”,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经历了自然界的壮阔与人生的起伏后,诗人渴望找到一片安宁之地,寄托自己对闲适生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鬼叫滩与东桥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复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平静与自由的向往。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是明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