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大禹不到处,石壁谁凿开全文

大禹不到处,石壁谁凿开

出处:《避地山谷
宋 · 邓肃
大禹不到处,石壁谁凿开
云端欲相搏,飞出白云来。
馀沫乱飞雪,雄声敌春雷。
溯流涌百尺,银山陟崔嵬。
顾我虽逐客,解雨已春回。
嗟此天尽处,胡为乎来哉。
萱堂有垂白,蓬室纷提孩。
内外三百指,奔窜若为怀。
我疑云水间,亦有天下才。
何时日三锡,一振纪律颓。
羲和傥中天,六合无氛埃。
鼠壤与蚁穴,不风当自摧。
坐令陋巷中,依旧乐颜回。
亦能书夷狄,朝会叩天阶。

拼音版原文

dàochùshíshuízáokāi

yúnduānxiāngtuánfēichūbáiyúnlái

luànfēixuěxióngshēngchūnléi

liúyǒngbǎichǐyínshānzhìcuīwéi

suīzhújiěchūnhuí

jiētiānjìnchùwèiláizāi

xuāntángyǒuchuíbáipéngshìfēnhái

nèiwàisānbǎizhǐbēncuànruòwèi怀huái

yúnshuǐjiānyǒutiānxiàcái

shísānzhènwěituí

tǎngzhōngtiānliùfēnāi

shǔrǎngxuéfēngdāngcuī

zuòlìnglòuxiàngzhōngjiùyánhuí

néngshūcháohuìkòutiānjiē

注释

大禹: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石壁:坚硬的岩石。
云端:天空。
搏:对抗,争斗。
萱堂:对母亲的尊称。
蓬室:简陋的房屋。
内外三百指:形容众多的孩子们。
云水间:指隐逸或神秘的地方。
日三锡:古代帝王多次赏赐臣子。
羲和:神话中的太阳神。
六合:天地四方。
鼠壤:比喻微小的事物。
陋巷:贫穷或简陋的住所。
颜回:孔子弟子,以贫贱乐道著称。

翻译

大禹治水未到之处,是谁开凿了这些石壁?
云朵仿佛要与它争斗,化作白云飞腾而出。
剩余的泡沫像乱舞的雪花,它的声音雄壮如春雷。
逆流而上的水势高达百尺,如同银色山峰攀登险峻之地。
虽然我是被放逐的人,但我带来的春雨已经让春天归来。
感叹这天地尽头,为何我会来到这里。
家中母亲白发苍苍,简陋的小屋中孩子们欢笑不止。
内外上百个孩子,慌乱逃窜,不知所措。
我怀疑在这云水之间,也隐藏着天下英才。
何时能让我三次受到赏赐,整顿混乱的局面。
如果羲和能居于天中,天地间将再无尘埃。
即使是微小的鼠窝和蚁穴,没有风也会自行崩溃。
我静坐陋巷,依然保持乐观如颜回。
我也能书写异族的事迹,上朝面圣于天庭阶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大自然中的自在之情,也透露出诗人面对乱世所持的超然态度。开篇即以“大禹不到处,石壁谁凿开”设定了一个高远而又神秘的意境,大禹指的是古代治水的英雄禹王,而这里却是无人到达之地,石壁自然凿开,更显得孤寂与伟大。紧接着,“云端欲相搏,飞出白云来”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与云端精神相通的境界。

“馀沫乱飞雪,雄声敌春雷”中,馀沫指的是飞溅的水花,这里比喻为乱飞的雪,显示出一种力量与美丽并存的情景。随后的“溯流涌百尺,银山陟崔嵬”则是对壮观山川之景的描写,既有动感又充满了力量美。

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如“顾我虽逐客,解雨已春回”显示出诗人即使在流离之中,也能自得其乐,不为外界所动。末尾部分,“嗟此天尽处,胡为乎来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边陲地区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追问。

整首诗通过壮丽的山川景色和超脱的思想情操,展现出诗人的高洁品格与深邃胸襟,是一篇集自然美与人生思考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