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北江论藏书,数等意甚备全文

北江论藏书,数等意甚备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北江论藏书,数等意甚备
推原正缺失,考订家为最。
何人可当此,惟数钱与戴。
其次辩板片,错认不少贷。
是谓校雠家,抱经覃溪类。
又次曰收藏,异本广收致。
下供博士览,上或补金匮。
天一阁嶙峋,瓶花斋珍袐。
昆山传是楼,海内共惊视。
又如嗜宋刻,所获多精致。
旨意纵未窥,年日务省记。
邬镇鲍处士,吴门黄主事。
斯为赏鉴家,可喜亦其次。
乃若钱景开,陶氏五柳辈。
湖州施汉英,巧掠仍贩卖。
旧家有中落,贱取计必遂。
富室苟好书,索价每十倍。
其风斯下矣,掠贩诚逐利。
徐侯刻丛书,艺林极宝贵。
庶几比荛翁,后贤恃《津逮》。
稚存语虽谑,颇亦饶风味。
聊题《随庵图》,世变堪嗟慨。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对中国古代藏书文化的一段评述。诗中以藏书的种类和价值为线索,将藏书人分为几个层次:校雠家(负责校对书籍的专家)、收藏家(广泛搜集异本的人)、赏鉴家(专注于欣赏和鉴别书籍的艺术品位者),以及那些通过买卖、掠夺获取书籍的商人。

诗中提到的钱与戴、鲍处士、黄主事等人,都是在藏书界有一定声望的人物,他们的行为代表了不同的藏书态度。钱景开、陶氏五柳辈以及湖州施汉英等人,有的精于搜罗宋刻本,有的则通过商业手段获取书籍。而徐侯刻丛书,被赞誉为艺林瑰宝,与《津逮》这样的珍贵文献相提并论。

最后,诗人感叹世态变迁,藏书风气也随之变化,既有高尚的学术追求,也有逐利的商业行为,表达了对藏书文化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寓言深刻,展现了作者对藏书文化的独特见解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