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彼茂林,有柞有棫,有樗有栎
出处:《有泉在山一首》
元末明初 · 刘基
有泉在山,爰注为壑。
膏火自煎,一室之烛。
蔚彼茂林,有檀有松,有梓有桐。
可以为车,可以为宫。
有泉在山,爰注为渊。
膏火之烛,维以自煎。
蔚彼茂林,有柞有棫,有樗有栎。
可以为薪,可以为杙。
膏火自煎,一室之烛。
蔚彼茂林,有檀有松,有梓有桐。
可以为车,可以为宫。
有泉在山,爰注为渊。
膏火之烛,维以自煎。
蔚彼茂林,有柞有棫,有樗有栎。
可以为薪,可以为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泉流滋润万物的自然景象,以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首句“有泉在山,爰注为壑”,写出了泉水源头的宁静与力量,它从山中流淌,注入山谷,象征着生命的源泉。接下来,“膏火自煎,一室之烛”运用比喻,将泉水比作膏火,虽微小却能照亮一室,体现了其滋养和照明的作用。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茂密的森林,各种树木如檀木、松树、梓木、桐木,它们因泉水的滋养而繁盛,暗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些树木不仅可以用来制作车辆,还能建造宫殿,展现了资源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后半部分,“有泉在山,爰注为渊”再次强调了泉水的深度和广度,而“膏火之烛,维以自煎”则继续强调其自我燃烧的特性。森林中的其他树木,如柞木、棫木、樗木、栎木,则被描述为可供砍伐的薪材或小木桩,体现了不同用途的多样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泉、林、木的描绘,寓言般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体现了刘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