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艳歌能起关山恨,红烛偏凝寒塞情全文

艳歌能起关山恨,红烛偏凝寒塞情

唐 · 武元衡
艳歌能起关山恨,红烛偏凝寒塞情
况是池塘风雨夜,不堪丝管尽离声。

拼音版原文

yànnéngguānshānhènhóngzhúpiānnínghánsāiqíng

kuàngshìchítángfēngkānguǎnjìnshēng

注释

艳歌:美丽的歌声。
关山:边关、山川。
恨:哀愁、遗憾。
红烛:红色的蜡烛。
寒塞:寒冷的边塞。
况是:更何况是。
池塘:水池、池塘。
风雨夜:风雨交加的夜晚。
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尽离声:充满离别之声。

翻译

艳丽的歌声能激起边关的哀愁,红色的蜡烛更显出边塞的凄凉气氛。
更何况是在风雨交加的池塘边,听着乐声,满耳都是离别的悲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氛围和离别的愁苦情怀。"艳歌能起关山恨"一句,通过美妙的歌声唤起了边关的哀怨,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感慨。而"红烛偏凝寒塞情"则更深化了这种氛围,红烛在寒冷的边塞中显得分外珍贵,但同时也映照出一种孤寂和哀伤。

"况是池塘风雨夜"一句,将环境的凄凉与诗人的心境紧密相连,风雨之夜,增加了情感上的压抑感。"不堪丝管尽离声"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离别的情终,丝管即弦乐器的细音,这里用来形容离别的声音,是那么细微而又充满哀伤,每一个声音都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边塞之地的孤独与哀怨,以及人在这种环境中的悲凉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