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了然瑩心身,洁念乐空寂全文

了然瑩心身,洁念乐空寂

唐 · 岑参
久交应真侣,最叹青龙僧。
弃官向二年,削发归一乘。
了然瑩心身,洁念乐空寂
名香泛窗户,幽磬清晓夕。
往年仗一剑,由是佐二庭。
于焉久从戎,兼复解论兵。
世人犹未知,天子愿相见。
朝从青莲宇,暮入白虎殿。
宫女擎锡杖,御筵出香炉。
说法开藏经,论边穷阵图。
忘机厌尘喧,浪迹向江海。
思师石可访,惠远峰犹在。
今旦飞锡去,何时持钵还。
湖烟冷吴门,淮月衔楚山。
一身如浮云,万里过江水。
相思眇天末,南望无穷已。

拼音版原文

jiǔjiāoyìngzhēnzuìtànqīnglóngsēng
guānxiàngèrniánxiāoguīchéng

lerányíngxīnshēnjiéniànkōng
míngxiāngfànchuāngyōuqìngqīngxiǎo

wǎngniánzhàngjiànyóushìzuǒèrtíng
yānjiǔcóngróngjiānjiělùnbīng

shìrényóuwèizhītiānyuànxiāngjiàn
cháocóngqīngliánbái殿diàn

gōngqíngzhàngyánchūxiāng
shuōkāicángjīnglùnbiānqióngzhèn

wàngyànchénxuānlàngxiàngjiānghǎi
ēnshīshí访fǎnghuìyuǎnfēngyóuzài

jīndànfēishíchíhái
yānlěngménhuáiyuèxiánchǔshān

shēnyúnwànguòjiāngshuǐ
xiāngmiǎotiānnánwàngqióng

注释

久交:长期交往。
应真侣:修行中的伴侣,指志同道合的修行者。
青龙僧:指青龙寺的僧人。
弃官:辞去官职。
向二年:有两年时间。
削发:剃度出家。
一乘:佛教中最高教义,指成佛的唯一途径。
了然:清楚明白。
莹心身:心灵和身体都变得纯净明亮。
洁念:纯洁的念头。
乐空寂:喜欢寂静空灵的境界。
名香:名贵的香料。
泛窗户:香气弥漫到窗户外面。
幽磬:寺庙中的磬声,声音清幽。
清晓夕:清晨与傍晚。
仗一剑:凭借武艺或能力。
佐二庭:辅佐两位君主。
从戎:参与军事事务。
解论兵:擅长谈论兵法。
天子:皇帝。
愿相见:渴望见面。
青莲宇:指寺庙,以青莲比喻清净之地。
白虎殿:皇宫中的殿堂名称,也可能象征权力中心。
擎锡杖:手持锡杖,锡杖为僧侣所用。
御筵:皇室的宴会。
说法:讲经说法。
开藏经:讲解佛经。
论边:讨论边缘,这里指军事策略的各个方面。
穷阵图:深入研究军事布阵图。
忘机:忘却世俗的机心算计。
尘喧:尘世的喧嚣。
浪迹:四处漂泊。
思师:怀念的老师。
石可访:可以探访的遗迹。
惠远峰:可能指某位高僧或名山。
飞锡去:带着锡杖离开,比喻僧人云游四方。
持钵还:手持饭钵归来,指修行结束或回归。
湖烟:湖面上的雾气。
冷吴门:使吴地的城门显得清冷。
淮月:淮河上的月亮。
衔楚山:映照着楚地的山峦。
浮云:比喻漂泊不定。
过江水:跨越江河。
相思:深切的思念。
眇天末:延伸到天边。
南望:向南眺望。
无穷已:没有尽头。

翻译

长久交往应是修真伴侣,最感叹那位青龙寺的僧人。
他放弃官职已有两年,剃度后归依佛法一乘。
内心明澈身体洁净,乐于空寂保持纯洁的念头。
名贵香火飘满窗户,清晨与傍晚佛磬声悠扬清脆。
早年他凭借一剑之能,因此辅佐两位君主的朝廷。
长期以来他参与军务,同时又擅长讨论兵法战略。
世人还不了解他的才能,但天子渴望与他相见。
早晨从青莲寺宇出发,晚上进入皇宫的白虎殿。
宫女手持锡杖护送,御宴上香炉飘香。
他讲解佛经深奥义理,论及军事策略无遗。
厌倦世俗机心向往宁静,他四处漂泊游历江湖。
恩师的遗迹可寻,慧远大师的山峰依旧在。
今日他带着锡杖离去,何时才能手持钵盂归来。
湖上的烟雾使吴门显得清冷,淮河的月色映照着楚地的山峦。
他像浮云一般独自漂泊,跨越万里的江水。
我对他的思念延绵至天边,向南遥望没有尽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出世和高洁,通过对比现实与清净的生活,表达了出家人对尘世的超脱与对心灵净化的向往。首句“久交应真侣,最叹青龙僧”即点出了诗人对于这位僧人的深切赞赏和理解。“弃官向二年,削发归一乘”显示了僧人从尘世中的官职解脱出来,选择了一种更为精神的生活方式。接着,“了然莹心身,洁念乐空寂”则是对这种选择的肯定,认为这样的生活能够带来心灵的澄明和内心的喜悦。

“名香泛窗户,幽磬清晓夕”通过对香气和钟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诗中随后提到的往昔战事和朝廷荣耀,都是为了突显僧人现在选择的平静生活与过去的繁华对比。

“世人犹未知,天子愿相见”表明尽管世人不理解这种出家的选择,但这位僧人的智慧和修为却得到了皇帝的认可。紧接着,“朝从青莲宇,暮入白虎殿”则是对僧人在皇宫中的活动进行了描绘,显示其地位尊贵。

“宫女擎锡杖,御筵出香炉。说法开藏经,论边穷阵图”通过细节的描述,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既庄严又神圣的氛围,同时也表现了僧人在宫中的角色和影响力。

但随后,“忘机厌尘喧,浪迹向江海。思师石可访,惠远峰犹在”则是诗人表达对这位僧人的怀念之情,虽然僧人选择了出家,但诗人仍然记挂着他,并希望能够追随他的足迹。

“今旦飞锡去,何时持钵还。湖烟冷吴门,淮月衔楚山”则是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哀叹,以及对未来重逢之日的期待。“一身如浮云,万里过江水。相思眇天末,南望无穷已”结束了全诗,以一种飘渺的意境和深远的相思情怀。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写,以及与尘世荣耀的对比,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净化的主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位僧人的崇敬和不舍,以及对于未来可能的重逢所持有的无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