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结茅庐野水滨,几翻风雨秀荆榛
出处:《谒孔明庙》
明 · 杨爵
远结茅庐野水滨,几翻风雨秀荆榛。
敝门昼掩高千古,愧我青巾多路尘。
敝门昼掩高千古,愧我青巾多路尘。
鉴赏
此诗描绘了对诸葛亮庙的拜谒之情,充满了敬仰与感慨。首句“远结茅庐野水滨”,生动地勾勒出诸葛亮隐居时的环境,远离尘嚣,位于水边的简陋草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几翻风雨秀荆榛”一句,通过自然界的风雨变化,象征着诸葛亮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展现出的卓越才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敝门昼掩高千古”,进一步表达了对诸葛亮智慧与品德的崇高敬意。这句诗中的“敝门昼掩”,既指诸葛亮庙门的闭合,也暗喻诸葛亮的智慧如同深藏不露的宝库,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最后,“愧我青巾多路尘”则流露出诗人自谦的心态,将自己比作头戴青巾的行路人,感叹自己的学识浅薄,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敬仰与自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庙的拜谒,不仅展现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蕴含了对个人修养与追求的反思,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智慧、品德与自我超越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