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伯骤勤王,杞人亦忧天
方伯骤勤王,杞人亦忧天。
酆镐顷霾晦,云龙召我贤。
车骑北艰苦,艅艎西溯沿。
水灵静湍濑,猛兽趋后先。
龙楼开新阳,万里出云间。
宇宙既焜耀,崇德济巨川。
受命在神宗,振兵犹轩辕。
煌煌踰涿鹿,穆穆更坤元。
明王朝太阶,远迩望嘉言。
游子淡何思,江湖将永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江汉:长江和汉水。方伯:古代地方长官。
勤王:尽力辅佐君王。
酆镐:古地名,象征周朝都城。
艅艎:古代战船。
水灵:水的灵气。
崇德:推崇美德。
神宗:皇帝的庙号。
轩辕:黄帝的别称。
涿鹿:古代战争地名。
坤元:坤卦的象征,指大地或女性。
太阶:古代宫廷的阶梯,象征朝廷。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江湖:泛指广阔水域或民间社会。
翻译
狂风突起于江汉之间,白浪瞬间如山般耸立。地方长官急忙勤王救国,忧虑的人也担心天象的变化。
酆镐之地近日阴霾笼罩,如同召唤我等贤能之人。
车队马匹向北艰难行进,战船则沿西岸溯流而上。
水流清澈,湍急的溪流中猛兽紧随其后。
龙楼之上阳光初现,光芒万丈直冲云霄。
世界光彩夺目,美德之力助我们渡过大河。
神宗赋予重任,我军如黄帝般威武。
辉煌战绩超越涿鹿之战,庄重气象更胜坤元之德。
明朝朝廷期待着公正的言论,无论远近。
游子心境淡泊,只愿江湖岁月长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时代变革的深刻感悟。
“烈风起江汉,白浪忽如山。”两句以气势磅磅的笔触勾勒出江汉波涛的壮观,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诗人激昂的情怀。接着,“方伯骤勤王,杞人亦忧天。”则暗示了时代的动荡与人民的忧虑,表现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注。
“酆镐顷霾晦,云龙召我贤。”中,“酆镐”等字眼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而“云龙召我贤”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自信与期待。
“车骑北艰苦,艅艎西溯沿。”两句描绘了行军作战的艰辛和长途跋涉的不易,通过对车马劳顿的描述,反衬出诗人对英雄征战生活的赞美。
“水灵静湍濑,猛兽趋后先。”则以水流和猛兽的形象,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险恶的对比。
“龙楼开新阳,万里出云间。”两句通过对龙楼揭示天地的壮观,展现了诗人的宏大志向和超脱尘世的心境。
“宇宙既焜耀,崇德济巨川。”中,“宇宙”、“崇德”等词汇,表达了对宇宙之美、德泽流传的赞颂。
“受命在神宗,振兵犹轩辕。”则写出了诗人对于历史使命的接受和军事行动的英勇气概。
“煌煌踰涿鹿,穆穆更坤元。”两句以璀璨夺目的景象,描绘了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以及对其德行美好的赞誉。
“明王朝太阶,远迩望嘉言。”中,“明王”、“太阶”等字眼,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君主及其政绩的向往和期待。
最后,“游子淡何思,江湖将永年。”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崇高的理想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