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事无人语,危楼怯自登
出处:《有忆王抱节陈樗堂》
宋 · 李龏
贫驱游海县,常忆老诗朋。
秋事无人语,危楼怯自登。
蚌津红日冷,盐灶白烟凝。
惆怅辽天鹤,缄书唤不应。
秋事无人语,危楼怯自登。
蚌津红日冷,盐灶白烟凝。
惆怅辽天鹤,缄书唤不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龏所作的《有忆王抱节陈樗堂》。诗中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四处游历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首句“贫驱游海县”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游历背景,表达了在贫困中奔波的无奈与坚韧。接着“常忆老诗朋”一句,流露出对旧友的深深怀念,即使身处异地,心中仍牵挂着那些共度诗酒岁月的老朋友。
“秋事无人语,危楼怯自登”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秋天本是收获的季节,但对于诗人来说,却只有寂静与空旷,无人可以倾诉心声。他独自登上高楼,面对着空旷的世界,内心充满了胆怯与不安。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脆弱与渴望交流的情感。
接下来的“蚌津红日冷,盐灶白烟凝”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红日虽照耀,但水中的蚌壳似乎让阳光变得寒冷;远处的盐灶上,白烟缓缓升起,仿佛凝固了一切生机。这样的景象,不仅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最后,“惆怅辽天鹤,缄书唤不应”两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远之处。辽阔的天空中,诗人想象着自由飞翔的仙鹤,然而无论他如何呼唤,都无法得到回应。这不仅是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也是对自己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诗人通过仙鹤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无奈。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