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烟外上临轩,紫诰新垂作解恩
出处:《奉和鲁望徐方平后闻赦次韵》
唐 · 皮日休
金鸡烟外上临轩,紫诰新垂作解恩。
涿鹿未销初败血,新安顿雪已坑魂。
空林叶尽蝗来郡,腐骨花生战后村。
未遣蒲车问幽隐,共君应老抱桐孙。
涿鹿未销初败血,新安顿雪已坑魂。
空林叶尽蝗来郡,腐骨花生战后村。
未遣蒲车问幽隐,共君应老抱桐孙。
拼音版原文
翻译
金鸡报晓时,我登高临窗眺望,紫诰颁发,带来了新的恩典。涿鹿之战的伤痕还未消退,初显败绩的痕迹;新安之地,战争的残酷已经埋葬了无数生灵。
空寂的森林中,落叶满地,蝗虫侵袭而来;战后的村庄,尸骨暴露,新生的生命在废墟中萌发。
我还没能乘坐蒲草编成的小车去探访那些隐居的贤者,恐怕我和你一起,只能老去,抚育桐树的后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感慨和个人命运的反思。诗中充满了对战争废墟和生灵涂炭的描绘,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与宽赦的渴望。
首句“金鸡烟外上临轩,紫诰新垂作解恩”描写朝廷颁布恩赦的景象,“金鸡”指的是皇宫中的金鸡架,即皇帝宣布政令的地方;“紫诰”是古代皇帝颁布的文书,用以传达皇帝的命令或恩赦。这里表明了朝廷对民众的宽容与恩泽。
接着,“涿鹿未销初败血,新安顿雪已坑魂”则展示了一场战役后的惨状。“涿鹿”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将人活埋;“新安顿雪”形象地描绘了战争过后,尸骨堆积如同覆盖的雪花。这里传达出对生命尊严被践踏的哀伤。
第三句“空林叶尽蝗来郡,腐骨花生战后村”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带来的荒凉与毁灭。“空林”指的是无人的森林;“蝗来郡”则是指蝗虫成群飞舞至某地,比喻战乱导致的荒废。最后,“腐骨花生战后村”形象地表达了战争过后的村庄被毁,尸骨变为野草的景象。
末句“未遣蒲车问幽隐,共君应老抱桐孙”则流露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里,“蒲车”是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幽隐”指的是深山或隐居之地。最后,“共君应老抱桐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君王共同度过安宁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毁灭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和平宽赦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与复杂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