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氏弃我如许时,殊方只有看云哭
羁臣即今百忧集,永痛母氏崩心胸。
畴昔罪臣投荆州,板舆惴惴那得留。
老人端已怕劳事,况乃离别酸鼻头。
荆州破屋冷似铁,眼边种种那堪说。
缚竹为瓦安得完,往往稀间过霜雪。
母氏癯然由暑热,喘卧十日遽死诀。
至斯极矣其予乎,每辄念此骨欲折。
九重陛下仁如天,逢赦却上沙市船。
饱闻荆江西江恶,举家性命实可怜。
馀生休论饭不足,今费君王岳祠禄。
母氏弃我如许时,殊方只有看云哭。
贺公吴语慎莫嫌,渠自山阴一茅屋。
瘦妻稚子姑团栾,此叟堆灰未穷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忧集:忧虑聚集。儿啼:孩子的哭声。
羁臣:被囚禁的臣子。
崩心胸:内心极度悲痛。
罪臣:犯罪的臣子。
板舆:简陋的车子。
劳事:劳累的事情。
离别:分离。
破屋:破旧的房屋。
种种:形容景象凄凉。
缚竹为瓦:用竹子搭成屋顶。
饭不足:食物匮乏。
岳祠禄:朝廷的俸禄。
殊方:异乡。
看云哭:对着云朵哭泣。
慎莫嫌:请不要嫌弃。
山阴:地名,今浙江绍兴。
团栾:团聚。
堆灰:形容生活困苦。
翻译
杜甫昨日满心忧虑,只因家中儿女哭声四起,四周空无一物。如今我这被囚之人,忧虑重重,永远痛心母亲去世,心中悲痛无比。
过去我曾因罪流放到荆州,坐上简陋的车子,恐惧不安,怎能久留。
年迈的我早已畏惧劳累,更何况分别时刻,更是令人心酸落泪。
荆州破败的房屋冷若铁,眼前景象凄凉,难以言表。
用竹片搭成的屋顶怎能抵挡风雨,常常经受霜雪侵袭。
母亲因炎热消瘦,病倒十日后突然离世,让我悲痛欲绝。
到了这种地步,我还能怎样,常常想起这些就心如刀割。
皇上仁慈如天,我得以在大赦中返回,登上沙市的船只。
听说荆江一带凶险,全家人的生命真是可怜。
余生不再提生活的艰难,如今只靠朝廷的俸禄度日。
母亲离开我这么久,异乡只有对着云朵哭泣。
贺公说话请不要嫌弃吴地方言,他住在山阴的一间茅屋里。
妻子和孩子勉强团聚,而我独自一人,生活如同一堆灰烬。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吴则礼的作品,名为《续百忧集行》。诗中充满了对家庭和母亲的深切思念与哀痛之情。
“少陵昨者百忧集,但言儿啼四壁空。”开篇即以“少陵”自指,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种种忧虑,只能向着空寂的四壁倾诉无奈之声。这里的“儿啼”,是对家国失守、身世沦落的隐喻。
“羁臣即今百忧集,永痛母氏崩心胸。”诗人自称“羁臣”,表明其被囚禁的不幸境遇,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对亡母的哀思之情,这份痛楚已深入骨髓。
“畴昔罪臣投荆州,板舆惴惴那得留。”诗人回忆往昔,因罪被流放至荆州,心中充满了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和恐惧。
“老人端已怕劳事,况乃离别酸鼻头。”年迈之人的身心俱疲,对于繁杂琐碎之事早已感到畏惧,而离别之痛更是让人忍受不了。
“荆州破屋冷似铁,眼边种种那堪说。”诗人所居之处,是一间破旧的房屋,寒冷如铁,每每想起身世之变,无不令人心酸。
“缚竹为瓦安得完,往往稀间过霜雪。”即便是用竹子编织成篱笆以维持住所,也常常被风雪侵袭,生活的艰辛可见一斑。
“母氏癯然由暑热,喘卧十日遽死诀。”母亲因病重而去世,这份哀痛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至斯极矣其予乎,每辄念此骨欲折。”诗人的悲痛达到了极点,每每想起这些往事,都忍不住要痛哭失声,感觉自己的骨骼都要折断。
“九重陛下仁如天,逢赦却上沙市船。”尽管朝廷对待罪臣尚有恩赐,但诗人仍旧被流放到了边远之地,生活在艰苦之中。
“饱闻荆江西江恶,举家性命实可怜。”听说荆江一带的环境恶劣,不禁为自己的家庭和生计感到担忧与悲哀。
“馀生休论饭不足,今费君王岳祠禄。”诗人不再去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困苦,因为现在更关心的是君主对待臣下的恩泽以及祭祀祖先的供奉。
“母氏弃我如许时,殊方只有看云哭。”母亲离世,让诗人感到自己就像被世界遗忘的一部分,只能在空旷中仰望着云天而泣。
“贺公吴语慎莫嫌,渠自山阴一茅屋。”最后,诗人提及贺知章,表达了对其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描绘了自己隐居山阴的一间草屋生活。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遭遇和深切的情感,展现了一个被放逐、失去亲人且生活艰难的士人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个体命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