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山甫有遗墟在,诸葛公存旧事不
出处:《三月一日入襄州界先寄吴待制二首 其二》
宋 · 项安世
儿时梦到汉南州,四十头颅未省游。
此段风流愧人物,今年行役藉君侯。
仲山甫有遗墟在,诸葛公存旧事不。
欲借蹇驴驮醉帽,从公一一访前修。
此段风流愧人物,今年行役藉君侯。
仲山甫有遗墟在,诸葛公存旧事不。
欲借蹇驴驮醉帽,从公一一访前修。
注释
汉南州:地名,可能指某个著名的文化或历史区域。四十头颅:指年龄,古人以头数代指年龄,四十为四十年华。
行役:出行,旅行。
仲山甫:古代贤臣,周宣王时期的卿士。
诸葛公: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蹇驴:行走缓慢的驴子,常用于形容人行动迟缓或生活简朴。
前修:指前代的贤者或前辈。
翻译
我小时候常常梦见汉南州,四十岁了还没去过那游览。对于这样的美景和人物,我深感惭愧,今年出行全靠您的帮助。
仲山甫的遗迹尚在,诸葛公的往事也流传着。
我想骑着蹇驴,戴着醉帽,跟随您逐一拜访那些前辈贤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三月一日入襄州界先寄吴待制二首(其二)》。诗中,诗人回忆起儿时对汉南州的向往,遗憾的是直到四十岁还未曾实地游览。他感叹自己未能亲身经历那段风流人物的故事,而今出行在外,只能依靠朋友吴待制的帮助,来了解和追寻那些历史遗迹。诗人提及了仲山甫的遗址和诸葛亮的旧事,表达了想要骑着蹇驴,带着醉意去探访这些前贤的愿望,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的好奇与敬仰之情。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寓含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知识与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