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梁何地驾,笙鹤会能闻
出处:《七日夜雨》
明 · 于慎行
佳期方待夜,雨气转氤氲。
愁望明河影,翻成楚岫云。
鹊梁何地驾,笙鹤会能闻。
未悟阴晴理,休将巧拙分。
愁望明河影,翻成楚岫云。
鹊梁何地驾,笙鹤会能闻。
未悟阴晴理,休将巧拙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雨中等待佳期的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忧愁与期待。首句“佳期方待夜”,点明了时间与期待的主题,预示着一个美好的时刻即将来临,但还需等待至夜晚。接着,“雨气转氤氲”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气弥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愁望明河影,翻成楚岫云”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抬头望向天空中的银河,却因心中愁绪而将之误认为是远处山峰上的云雾,这种错觉不仅加深了内心的忧郁,也暗示了对远方或不可知事物的向往与渴望。
“鹊梁何地驾,笙鹤会能闻”则表达了对某种超凡脱俗之境的向往。传说中的鹊桥、笙鹤,都是古代神话中连接人间与仙境的象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超越现实、接近理想境界的渴望。
最后,“未悟阴晴理,休将巧拙分”两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诗人似乎在思考天气变化的规律,同时也反思人生的得失与努力的意义,提出了“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哲学观点,鼓励人们不要过于计较结果,而应享受过程本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思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自然现象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