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来开寝帐,钟动下禅床
出处:《山居八咏 其三》
唐 · 常达
一室尘埃外,翛然祗么常。
睡来开寝帐,钟动下禅床。
溪浸山光冷,秋凋木叶黄。
时提祖师意,欹石看斜阳。
睡来开寝帐,钟动下禅床。
溪浸山光冷,秋凋木叶黄。
时提祖师意,欹石看斜阳。
注释
尘埃:指世俗的纷扰或生活中的琐碎。翛然:形容心境自由、无拘无束。
祗么:孤独,独自一人。
寝帐:睡觉时使用的帷帐。
钟动:钟声响起。
禅床:僧人打坐修行的床铺。
溪浸:溪水倒映。
山光:山的景色。
木叶黄:秋天树叶变黄。
祖师:指佛教中的前辈高僧或创立者。
意:教诲或深意。
欹石:倚靠在石头上。
斜阳:落日。
翻译
在尘世之外的一间静室,我常常独自清闲自在。醒来后打开寝帐,随着钟声响起离开禅床。
溪水倒映着山色,显得格外清凉,秋天树叶变黄落下。
时常想起祖师的教诲,倚着石头欣赏渐渐西沉的夕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一室尘埃外,翛然祗么常"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的愿望与平静的心境。"睡来开寝帐,钟动下禅床"则写出了诗人在自然中醒来的宁静场景,其中“钟动”可能是寺庙中的晨钟,唤起了诗人的日常生活。
接下来,"溪浸山光冷,秋凋木叶黄"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居图画。清凉的山溪水声,冷冽的山光,以及衰败的落叶,都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寂寞。
最后两句"时提祖师意,欹石看斜阳"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或许在回忆古代禅师的智慧,或是在沉思中观赏着斜阳下的石头。这里的“欹”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静坐时的姿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宁静的生活状态,是诗人对于山居生活的一种独特感悟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