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衲拥残云,痴坐蒲团透
出处:《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八十三》
宋 · 释绍昙
九月授衣天,山林无可授。
破衲拥残云,痴坐蒲团透。
长庆棱捲帘悟道,病眼见空花。
香林远纸袄大书,破袖争出手。
凫短鹤长,驴前马后,不知笑破他人口。
破衲拥残云,痴坐蒲团透。
长庆棱捲帘悟道,病眼见空花。
香林远纸袄大书,破袖争出手。
凫短鹤长,驴前马后,不知笑破他人口。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绍昙所作,名为《偈颂一百一十七首》中的第八十三首。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僧人授衣的场景,但山林之中并无适宜的衣物可赠。诗人以自我形象刻画,穿着破旧的衲衣,独自坐在蒲团上,沉浸在禅定之中,仿佛连云彩都拥抱着他的寂寥。
"长庆棱捲帘悟道"一句,暗示着诗人通过卷帘而得的顿悟,可能是指心灵上的觉醒,而非实际的视觉变化。"病眼见空花"则表达了诗人因病而视力模糊,却依然能洞见世事如梦幻泡影的禅意。
接下来,香林中的僧侣们用大字书写,破旧的纸袄和袖子传递出修行生活的简朴与热烈。"凫短鹤长,驴前马后"运用对比,形象地描绘出僧侣们在修行路上的形态各异,或如鸭子般短小精悍,或如仙鹤般高洁超脱,甚至像驴马一样默默付出,不求他人理解。
最后,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说"不知笑破他人口",表达出修行者内心的自在与洒脱,即使被他人误解或嘲笑,也能坦然面对,笑对人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僧侣们在深秋授衣时的禅修生活,以及他们对于世俗观念的超越和内心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