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轩有意哉,短什嘉仙翁
聚利赴嗜欲,自丧俄自续。
义在诗与书,利在金与珠。
金珠壮人颜,俯仰一世间。
我去彼不随,彼去我不观。
诗书入青瞳,藏蓄心腑中。
贻之修乃孙,操之修乃躬。
秧种秀沃壤,愿饱万腹空。
源泉洌清甃,既与还不穷。
开轩有意哉,短什嘉仙翁。
黾勉慎所交,高攀古人风。
鉴赏
此诗《题杨氏聚义轩》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对“聚义”与“聚利”的对比,以及对诗书与金银珠宝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和道德修养的深刻见解。
首句“聚义归清虚,无欠亦无馀”,开篇即点明了聚义的真谛在于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满足,而非物质上的盈余。接着,“聚利赴嗜欲,自丧俄自续”则揭示了追逐物质利益往往导致个人的自我毁灭,这种追求是短暂且不可持续的。
“义在诗与书,利在金与珠”两句转折,强调了精神财富(如诗书)与物质财富(如金银珠宝)的不同价值。诗书能滋养心灵,而金银珠宝虽能一时满足物质欲望,却不能持久地带来内心的充实与满足。
“金珠壮人颜,俯仰一世间”描绘了物质财富对人的外在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短暂的,无法替代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度。
“我去彼不随,彼去我不观”表达了作者对于物质与精神追求的独立思考,强调了个人选择的重要性,不应盲目追随他人的脚步或被物质所左右。
“诗书入青瞳,藏蓄心腑中”进一步强调了精神财富的内在价值,通过阅读诗书,人们可以将知识与智慧内化于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贻之修乃孙,操之修乃躬”体现了作者对于传承与实践的重视,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并实践这些精神财富,不仅在言语上,更在行动上。
“秧种秀沃壤,愿饱万腹空”以农业为喻,表达了作者对于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愿望,希望教育如同肥沃的土地,能够滋养出无数的优秀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源泉洌清甃,既与还不穷”形象地描绘了知识与智慧的源泉,如同清澈的井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开轩有意哉,短什嘉仙翁”表达了作者对于创造美好环境、传播智慧的渴望,认为这样的行为如同仙翁般令人赞赏。
最后,“黾勉慎所交,高攀古人风”总结了全文,鼓励人们勤奋努力,谨慎交友,并向古代贤哲学习,追求高尚的品德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比喻,深刻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与道德修养,强调了精神财富的重要性,以及个人选择与实践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