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长不没,万理自森著
出处:《闲居杂言集陶三十首并序》
明 · 江源
天地长不没,万理自森著。
寒暑日相催,如何舍此去。
寒暑日相催,如何舍此去。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自然的景象为依托,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与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天地长不没,万理自森著。” 开篇即以天地的永恒与万物的繁盛对比,强调了自然法则的不可动摇性。天地长存,万物生长,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生命的背景。这里的“不没”和“自森著”分别描绘了天地的永恒存在和万物的生机勃勃,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壮丽的画面。
“寒暑日相催,如何舍此去。” 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时间的流逝,寒暑交替,岁月如梭,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无情。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在面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时,我们应当如何生活?如何在这短暂的生命中寻找到意义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宇宙的奥秘以及个人在其中的位置。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对人生哲学的深入探讨,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