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沙压雨迎金勒,旆绣翻风蔽玉颜
出处:《和司徒侍中清明会压沙寺诗》
宋 · 强至
野寺寻芳二月残,弄晴幽鸟自关关。
堤沙压雨迎金勒,旆绣翻风蔽玉颜。
翠幄饮张花雪底,綵舟归漾水天间。
五年贪恋行春乐,不觉移文笑北山。
堤沙压雨迎金勒,旆绣翻风蔽玉颜。
翠幄饮张花雪底,綵舟归漾水天间。
五年贪恋行春乐,不觉移文笑北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野寺:荒凉的寺庙。寻芳:寻找春色。
残:剩余,末尾。
关关:鸟叫声。
堤沙:堤岸上的沙土。
金勒:金色的马鞍装饰。
旆绣:华美的旗帜。
玉颜:美丽的容颜。
翠幄:翠绿的帐幕。
花雪:花海般的雪景。
綵舟:彩舟。
贪恋:沉溺。
行春乐:享受春天的乐趣。
移文:写诗表达情感。
北山:比喻沉迷的状态。
翻译
在荒凉的寺庙中寻找春天的余韵,二月已接近尾声,小鸟在晴朗的天空下自由鸣叫。堤岸上的沙土承受着雨水的压力,马鞍的金色装饰在风中摇曳,华美的旗帜遮住了美丽的容颜。
在翠绿的帐幕下,人们举杯畅饮,如同在花海雪景中,彩舟在水面悠悠荡漾。
五年来沉醉于春天的欢乐,不知不觉中写下诗篇,嘲笑自己像北山一样沉迷。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强至在春天的野寺中游赏的景象。"野寺寻芳二月残",开篇点明时令,虽已是暮春,但诗人仍兴致勃勃地探寻美景。"弄晴幽鸟自关关",通过鸟儿的鸣叫,渲染出寺庙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生机。
"堤沙压雨迎金勒",写的是雨后沙堤上的清新景象,金勒(马具)映衬着湿润的堤岸,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旆绣翻风蔽玉颜",则以旗帜随风翻动比喻仕女们的衣饰在风中飘扬,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翠幄饮张花雪底",诗人想象在翠绿的帐幕下,人们畅饮赏花,如置身于花海之中。"綵舟归漾水天间",描绘出彩舟在水面悠然荡漾,水天一色,景色宜人。
最后两句"五年贪恋行春乐,不觉移文笑北山",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游玩的深深留恋,以至于五年来沉醉其中,连北山的美景也未曾留意,流露出诗人对春日生活的热爱和忘我之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