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尔志冲澹,于焉构书屋
出处:《题刘教谕两山书堂》
明 · 杨荣
左峰俨飞盖,右峰如聚毂。
两峰并高寒,对峙气清淑。
羡尔志冲澹,于焉构书屋。
中藏万卷馀,琅琅时诵读。
素灯深夜雨,潇潇响梧竹。
岂无青藜翁,殷勤访天禄。
白云东西飞,苍翠宛在目。
于兹移教铎,远度松溪曲。
静对湛卢清,难忘故山麓。
写此寓高情,尚慕紫阳躅。
两峰并高寒,对峙气清淑。
羡尔志冲澹,于焉构书屋。
中藏万卷馀,琅琅时诵读。
素灯深夜雨,潇潇响梧竹。
岂无青藜翁,殷勤访天禄。
白云东西飞,苍翠宛在目。
于兹移教铎,远度松溪曲。
静对湛卢清,难忘故山麓。
写此寓高情,尚慕紫阳躅。
鉴赏
这首明代杨荣的《题刘教谕两山书堂》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读书场景。首句“左峰俨飞盖,右峰如聚毂”以生动的比喻,将两座山峰比作飞盖和车轮,形象地展现了它们的峻峭与壮观。接下来,“两峰并高寒,对峙气清淑”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的峻峭和清幽气息。
诗人赞美主人刘教谕淡泊的志向,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建造书屋,藏书万卷,时常诵读,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素灯深夜雨,潇潇响梧竹”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诗意的夜读氛围,增添了孤寂而深沉的意味。
“岂无青藜翁,殷勤访天禄”暗指主人像古代求知若渴的学者一样,期待着贤者来访,探讨学问。“白云东西飞,苍翠宛在目”则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将在此地传道授业,如同“移教铎,远度松溪曲”,并感叹能在此静享湛卢剑般的清静,不忘故山之根,寄托了对高尚品格的仰慕和对先贤紫阳(道教名士朱熹)足迹的追慕。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书堂的环境之美,以及主人的高尚情操,是一首富有文人雅趣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