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入园林根觉煖,色连天地眼生寒
出处:《借居值雪》
宋 · 陈起
已叹长安索米难,可禁风雪满长安。
无家又是于人借,有命从来只自宽。
春入园林根觉煖,色连天地眼生寒。
西湖寂寞梅无伴,合向孤山忍冻看。
无家又是于人借,有命从来只自宽。
春入园林根觉煖,色连天地眼生寒。
西湖寂寞梅无伴,合向孤山忍冻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困难重重的地方。索米:讨饭,比喻生活困苦。
禁:承受。
风雪:形容恶劣天气。
满长安:整个长安城。
无家:没有自己的家。
于人借:寄人篱下,依靠他人。
有命:活着,保有生命。
只自宽:只有自己安慰自己。
春入:春天进入。
根觉煖:植物根部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色连天地:色彩连接天地。
眼生寒:眼中看到的景色让人感到寒冷。
西湖:中国杭州的著名湖泊。
寂寞:孤独寂寞。
梅无伴:梅花没有同伴。
孤山: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山,以梅花著名。
忍冻看:忍受寒冷去看。
翻译
已经感叹在长安讨饭都艰难,又怎能承受满城风雪的侵袭。没有自己的家,只能寄人篱下,但只要有命在,就只能自我宽慰。
春天来临,园林中的生机让根部感到温暖,然而放眼望去,天地间却一片寒冷。
西湖的梅花孤独寂寞,没有同伴,只能忍受严寒,在孤山独自开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起所作的《借居值雪》,描绘了诗人在长安艰难时期的生活境况和内心感受。首句“已叹长安索米难”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连基本的生活物资都难以获取的艰辛。接着,“可禁风雪满长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风雪交加使得生活更加艰难。
“无家又是于人借”揭示了诗人的漂泊状态,连一个安身之处都是借来的,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无奈。然而,诗人的心态却颇为坚韧,“有命从来只自宽”,即使处境困苦,也自我宽慰,保持着对生命的韧性。
“春入园林根觉暖,色连天地眼生寒”通过对比,写出了春天的到来给园林带来生机,但诗人眼中却因内心的寒酸而感到天地之色都带着寒意。最后一句“西湖寂寞梅无伴,合向孤山忍冻看”,以西湖的梅花独自开放,无人欣赏,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坚韧,他宁愿在孤山忍受寒冷,也要欣赏这梅花的孤傲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不屈,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