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方之喻斯为美,只恐圆成又不便
出处:《和昌甫 其五》
宋 · 韩淲
行欲方而智欲圆,河东车说已居前。
先方之喻斯为美,只恐圆成又不便。
先方之喻斯为美,只恐圆成又不便。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名为《和昌甫(其五)》。诗中探讨了“方”与“圆”的哲学概念,以及在不同情境下运用这两种特质的重要性。
首句“行欲方而智欲圆”,意味着行动应坚持原则(方),但智慧则需灵活变通(圆)。这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道德准则的坚守与实际问题解决策略的灵活性之间的平衡追求。
次句“河东车说已居前”,可能引用了古代关于车轮形状的讨论,即圆形车轮比方形车轮更适合道路行驶,以此类比说明在某些情况下,灵活变通(圆)比坚持原则(方)更为有效。
接着,“先方之喻斯为美”,赞扬了坚持原则的价值,认为它具有美学意义或内在价值。然而,诗人紧接着提出担忧:“只恐圆成又不便。”担心过分强调变通可能导致行动上的混乱或不切实际。
整首诗通过对比“方”与“圆”的特质,探讨了在个人行为、决策制定乃至社会管理中如何恰当地结合这两种品质,以达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应对的效果。这种思考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对于和谐与平衡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