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弑义帝,屠咸阳,阴陵失道嗟天亡
出处:《霸上军》
明 · 董纪
三纲陵夷秦失鹿,天下纷纷竞追逐。
白蛇当道毒伤人,神剑一挥蛇母哭。
素车来降轵道旁,诸侯有约当为王。
悉与父老除,苛法约三章。
仓粟既多兵有粮,不劳献飨持牛羊。
逆理则败顺则昌,何必猛士守四方。
君不见弑义帝,屠咸阳,阴陵失道嗟天亡。
白蛇当道毒伤人,神剑一挥蛇母哭。
素车来降轵道旁,诸侯有约当为王。
悉与父老除,苛法约三章。
仓粟既多兵有粮,不劳献飨持牛羊。
逆理则败顺则昌,何必猛士守四方。
君不见弑义帝,屠咸阳,阴陵失道嗟天亡。
鉴赏
这首诗《霸上军》由明代诗人董纪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秦末乱世中权力更迭的残酷与复杂。
开篇“三纲陵夷秦失鹿,天下纷纷竞追逐”以“三纲”喻指社会秩序的崩塌,秦朝失去统治权,天下群雄并起,争夺权力的场景跃然纸上。接着,“白蛇当道毒伤人,神剑一挥蛇母哭”运用了白蛇传说的典故,象征着英雄的崛起和斗争的激烈,以“神剑一挥”形象地描绘出英雄斩断邪恶势力的壮举。随后,“素车来降轵道旁,诸侯有约当为王”描述了英雄在民众的支持下,聚集力量,准备称王的场景,体现了英雄与民众之间的紧密联系。
“悉与父老除,苛法约三章”表现了英雄对民众的承诺,废除苛政,制定简明的法律,体现了其仁政理念。“仓粟既多兵有粮,不劳献飨持牛羊”则描绘了英雄军队的充足补给,强调了物质基础对于军事行动的重要性。“逆理则败顺则昌,何必猛士守四方”表达了英雄的成功在于顺应民心,而非依赖武力的绝对优势,体现了智慧与策略的重要性。
最后,“君不见弑义帝,屠咸阳,阴陵失道嗟天亡”通过列举历史上的反面例子,警示英雄们应避免重蹈覆辙,强调了道德与正义的重要性。整首诗以历史为镜,深刻揭示了权力与道德、智慧与暴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