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沙我就玉界尺,点砾君成金屈卮
出处:《用前韵答谢推官》
宋 · 陆佃
小立桑阴尚未移,便如相识已多时。
锯沙我就玉界尺,点砾君成金屈卮。
灵运自应为佛早,退之今恨学仙迟。
当年江左堂前燕,却又飞来未可知。
锯沙我就玉界尺,点砾君成金屈卮。
灵运自应为佛早,退之今恨学仙迟。
当年江左堂前燕,却又飞来未可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佃所作的《用前韵答谢推官》。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相会的情景,通过比喻和联想,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友谊的珍视。
首句“小立桑阴尚未移”,描绘了诗人独自站立在桑树荫下,时间似乎静止的场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悠然的氛围。接着,“便如相识已多时”一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初次相逢,却仿佛早已相识多年的感觉,体现了深厚的默契与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锯沙我就玉界尺,点砾君成金屈卮”,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友人的存在比作珍贵的玉尺和金杯,强调了对方在自己心中的独特价值和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交流如同美酒佳肴,令人回味无穷。
“灵运自应为佛早,退之今恨学仙迟”这两句则引用了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智慧与品格的高度赞赏。王羲之(字逸少)曾有“灵运若早生数百年,必为高僧”的感慨,此处借用了“灵运”这一典故,赞美友人若早生数百年,定能成为高僧,暗示其智慧超群。韩愈(字退之)曾有“学仙迟”的遗憾,此处借用此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未能更早地投身于学术研究的惋惜之情。
最后两句“当年江左堂前燕,却又飞来未可知”以燕子回归旧巢的典故,寄托了对友情长存、未来相聚的期待。这里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无限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友情持久不变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