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栏宜老眼,欲去几回凭
出处:《瑞峰寺》
宋 · 刘克庄
寺在高山顶,天寒偶一登。
孤僧营粥饭,诸佛阙香灯。
潮落洲分派,林疏塔见层。
危栏宜老眼,欲去几回凭。
孤僧营粥饭,诸佛阙香灯。
潮落洲分派,林疏塔见层。
危栏宜老眼,欲去几回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寺:寺庙。山:高山。
天寒:寒冷的天气。
偶一:偶尔。
孤僧:孤独的僧人。
营:准备。
粥饭:粥和饭菜。
阙:缺少。
潮落:潮水退去。
洲:沙洲。
派:水流分支。
林疏:树林稀疏。
塔:佛塔。
层:层次。
危栏:高高的栏杆。
老眼:老年人的眼睛。
欲去:想要离去。
凭:倚靠。
翻译
寺庙坐落在高山之巅,天气寒冷时才偶尔攀登。孤独的僧人煮粥做饭,各路佛陀殿堂缺少香火和灯火。
潮水退去后,沙洲显现,树林稀疏,能看见层层叠叠的佛塔。
高处的栏杆适合老眼欣赏,每次想要离去,都多次倚靠它眺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山古寺的幽静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与寺院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修行的尊重。
“寺在高山顶,天寒偶一登。”开篇即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远境界。古寺座落于高山之巅,天气寒冷,诗人偶尔踏上这段陡峭的山路,彰显了寺院的孤寂与不易到达。
“孤僧营粥饭,诸佛阙香灯。”此句展示了寺中僧人的日常生活和对佛祖的崇敬。孤僧独自熬粥为食,诸佛前的香灯则是信徒供养和膜拜的象征。
“潮落洲分派,林疏塔见层。”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寺院之高远与古老。山涧水流随着潮汐变化而分成支流,树木稀疏露出层叠的塔影。
“危栏宜老眼,欲去几回凭。”诗人站在寺前的危险栏杆上,感慨万千。这里传递出一种对岁月流转、对生命易逝的深刻体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安宁之地的留恋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高山古寺景致与僧人生活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清净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