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陟据堤阜,遐眺穷湾圻
吹人虽不寒,崩浪良足唏。
嗔读揭几帙,妒梦摇斋扉。
况乃驾舻枻,敢与争狂威。
郁郁羁思倦,寥寥遨侣稀。
危陟据堤阜,遐眺穷湾圻。
引雏鹊始大,长笋荻已肥。
草远安所极,絮残犹自飞。
眷此惜暮景,感怆将畴依。
去国候屡改,怀人事多违。
袍弊苦肤汗,药覂惧脉痱。
岂无一杯酒,脯茹与同挥。
道契讵易致,心赏何可几。
天地身一蚁,举动有是非。
汹涌复汹涌,四顾吾安归。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春天江面常刮大风,即使起初强烈也会很快减弱。尽管风吹不冷,但巨浪翻腾也足以让人叹息。
恼人的风掀动书页,嫉妒的梦摇动书斋门扉。
更何况在舟上,我怎敢与风的狂妄相争。
羁旅的思绪沉重,同伴稀少让我孤独。
登高倚着堤岸,极目远眺江湾的尽头。
看着雏鹊渐渐长大,竹笋也已肥美。
草丛无边,何处是尽头?柳絮飘零,仍在空中飞舞。
眷恋这傍晚景色,感慨时光匆匆,不知依靠何方。
离国之期多次改变,人事变迁让我心生违拗。
衣服破旧,汗水湿透,担心生病。
难道没有一杯酒,能与食物共享以驱散忧愁。
志趣相投不易寻,心灵的欣赏更是难得。
人在天地间如蚂蚁般渺小,一举一动都有对错。
风浪不断,环顾四周,我该归向何处?
注释
遽:迅速、立刻。嗔:生气、责怪。
揭:翻开。
遨侣:游伴。
堤阜:堤岸、高地。
脯茹:肉干、食物。
契:契合、志趣相投。
是非:对错、判断。
归:归宿、归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边的生动图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以风为线索,将春江的波涛与个人情感紧密相连。
"春江多大风,每盛肯遽微"两句,描绘出春日江边的大风不仅猛烈而且变化无常,这种自然景象的描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动荡和不安。"吹人虽不寒,崩浪良足唏"则是对大风作用下的江面波涛进行形容,既表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也隐含着诗人的忧虑和感慨。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描述读书时的情景,以及梦境中的摇曳,与驾舟对抗狂风的勇气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理想和现实之间矛盾的心态。"郁郁羁思倦,寥寥遨侣稀"一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心中的忧虑与孤独感。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加深入地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之间的交织。"危陟据堤阜,遐眺穷湾圻"表达了对远方山水的向往,而"引雏鹊始大,长笋荻已肥"则是春天农事的景象,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诗人传递出了一种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在最后几句中,"眷此惜暮景,感怆将畴依"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个人情感无法与现实相符的哀愁。"去国候屡改,怀人事多违"则是直接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人生变迁带来的无奈。而"岂无一杯酒,脯茹与同挥"一句,则是在这种复杂的情感中寻求暂时的慰藉。
诗的结尾部分,"道契讵易致,心赏何可几。天地身一蚁,举动有是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困惑和自我价值的追问。在最后,"汹涌复汹涌,四顾吾安归"则是对内心寻求平静与归宿的一种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春江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内心独白,是一首融合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杰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