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携藜杖出,安得冻泥通
出处:《次韵签判丈喜雪二首 其二》
宋 · 赵蕃
鬓非丝素白,颜是酒争红。
献瑞吾无与,哦诗且课功。
要携藜杖出,安得冻泥通。
事已空梁苑,公今亦醉翁。
献瑞吾无与,哦诗且课功。
要携藜杖出,安得冻泥通。
事已空梁苑,公今亦醉翁。
注释
鬓:头发。丝素:丝绸。
白:洁白。
颜:脸色。
酒:饮酒。
争红:变得红润。
献瑞:献上吉祥。
吾无与:我没有可以献上的。
哦诗:吟诗。
课功:磨练技艺。
携藜杖:手持藜杖。
出:出门。
冻泥:寒冷的泥土。
通:通行。
事已:往事已成。
空梁苑:如过眼云烟。
公:您。
醉翁:陶醉于山水的人。
翻译
头发不再如丝绸般洁白,脸色却因饮酒而泛红。我没有什么可以献上的吉祥,只能吟诗来磨练自己的技艺。
想要手持藜杖出门,但寒冷的泥土难以通行。
往事如过眼云烟,如今的您也像醉翁一样陶醉于山水之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雪后的情感和生活状态。首句“鬓非丝素白”暗示了诗人并非年迈至须发皆白,而是通过饮酒保持面色微红,展现出一种乐观的心态。次句“颜是酒争红”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酒不仅为颜面增添红润,也象征着生活的热情。
“献瑞吾无与”表达了诗人对瑞雪的欣赏,但遗憾的是无人能共享这份喜悦,只能独自吟诗以遣怀。“哦诗且课功”则透露出诗人借诗歌来磨砺自己的才情,以此为乐。
“要携藜杖出”写出了诗人想要在雪后拄杖出游的意愿,然而“安得冻泥通”又流露出对道路结冰的担忧,显示出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真实感受。
最后两句“事已空梁苑,公今亦醉翁”,暗指昔日繁华已逝,如同梁园(古代皇家园林)的盛景不再,而诗人自己也如醉翁一般,享受着当下宁静的生活,寓含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雪景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而又略带沧桑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