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无虚度,扁舟溯碧溪
出处:《清明偕晓因随侍外舅访东四明二首 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 · 吴妍因
佳节无虚度,扁舟溯碧溪。
老孱情倍洽,童稚笑相携。
滩浅拔船过,坡平信步跻。
行经山僻处,驻足听莺啼。
老孱情倍洽,童稚笑相携。
滩浅拔船过,坡平信步跻。
行经山僻处,驻足听莺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与家人一同乘舟游览碧溪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首句“佳节无虚度”,点明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没有被浪费掉。接着“扁舟溯碧溪”描绘了乘船逆流而上的画面,碧绿的溪水映衬着两岸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老孱情倍洽,童稚笑相携”两句,通过老少两代人的互动,展现了家庭成员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老人虽然体弱,但心情愉悦;孩子们则活泼可爱,相互陪伴,笑声不断,这样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温暖和乐趣。
“滩浅拔船过,坡平信步跻”描述了在途中的不同地形上,人们或拔船过浅滩,或轻松步行上坡的过程。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旅途的多样性和挑战性,也暗示了家人之间的默契与合作。
最后,“行经山僻处,驻足听莺啼”将视线转向了山间僻静之处,诗人停下脚步,倾听黄莺的啼鸣。这一幕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