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至今有台泗水滨,雄豪一去馀千春全文

至今有台泗水滨,雄豪一去馀千春

出处:《歌风台歌
明 · 薛瑄
素灵夜哭秋郊月,汉祖吴钩三尺血。
芒砀云气从飞龙,咸阳竹帛随烟灭。
独屈群策驱群雄,汉中一旅红旗东。
韩郎对语识成败,董公遮说开天衷。
王者之师仁以武,诸侯效顺力如虎。
关河百战芟群雄,垓下一歌散强楚。
风尘荡涤天下清,万乘不忘布素情。
黄屋归来见乡邑,宴饮父老如平生。
酒酣拔剑高歌起,歌词激烈振天地。
雄志深知大业难,霸心尚思猛士倚。
群儿逐和声悠扬,起舞四顾何慨慷。
乐极哀来泪沾臆,魂魄千秋思故乡。
遂令此邑为汤沐,独承天宠何优沃。
四百休运同始终,三国遗民想兴复。
至今有台泗水滨,雄豪一去馀千春
坏埒层层积苍藓,平原漠漠生黄尘。
我来正值清秋暮,桑柘萧萧叶飞雨。
泗水南流芒砀高,霸业王风复何许。
徘徊重是古帝郊,摩挲石刻心劳焦。
俯仰秋天莽空阔,杳杳鸿鹄凌风高。

鉴赏

这首《歌风台歌》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诗开篇即以“素灵夜哭秋郊月”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哀伤。接着,“汉祖吴钩三尺血”一句,将刘邦的英勇与决断力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牺牲。随后,“芒砀云气从飞龙,咸阳竹帛随烟灭”,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权力更迭与文明的消逝,引人深思。

“独屈群策驱群雄,汉中一旅红旗东”描绘了刘邦统一天下的壮丽场景,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接下来,“韩郎对语识成败,董公遮说开天衷”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对话,揭示了战略决策的重要性以及成功背后的智慧与勇气。

“王者之师仁以武,诸侯效顺力如虎”强调了仁义与力量并重的治国之道,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以德服人”。而“关河百战芟群雄,垓下一歌散强楚”则再现了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激烈较量,最终刘邦以智取胜的辉煌时刻。

“风尘荡涤天下清,万乘不忘布素情”表达了天下统一后,刘邦不忘本,关心百姓疾苦的情怀。回到故乡,他与父老们共享欢宴,体现了君主与民众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酒酣拔剑高歌起,歌词激烈振天地”描绘了刘邦豪迈的风采,其歌词激昂,震撼天地。

“雄志深知大业难,霸心尚思猛士倚”展示了刘邦对事业的深刻理解与对人才的重视。面对群臣的和声,他起舞四顾,慷慨激昂,情感充沛。“乐极哀来泪沾臆,魂魄千秋思故乡”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与深邃。

最后,“遂令此邑为汤沐,独承天宠何优沃”描绘了刘邦归隐后的幸福生活,享受着天子的恩宠。“四百休运同始终,三国遗民想兴复”则展望了历史的长河,三国时期的人民或许仍在怀念着英雄的时代。“至今有台泗水滨,雄豪一去馀千春”通过泗水边的遗迹,寄托了对英雄时代逝去的感慨。

整首诗以丰富的历史素材为基础,融合了自然景观、人物对话、情感抒发等多种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对人性的细腻描绘。通过对比与象征,不仅再现了历史的辉煌与沧桑,也传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远的思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