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全文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

唐 · 岑参
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
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
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
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
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
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世人学舞祗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

注释

美人:美丽的女子。
莲花旋:像莲花一样旋转,形容舞姿优美。
世人:普通人,世人。
高堂:高大的厅堂,这里指表演的场所。
红氍毹:红色的地毯,这里指铺设的舞场。
天下无:举世无双,形容舞技高超。
胡人: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统称。
惊且叹:既惊讶又赞叹。
慢脸:温柔的脸庞,形容女子美丽温婉。
纤复秾:纤细而又丰满,形容身材美好。
轻罗金缕:轻薄的丝绸上绣着金色的花纹。
葱茏:形容色彩鲜明、繁盛的样子。
回裾转袖:旋转衣襟和袖子,形容舞动的样子。
飞雪:比喻舞动的衣袖轻盈如雪花飘飞。
左鋋右鋋:左右快速转动,鋋指舞动的动作。
旋风:形容快速旋转形成的风势。
琵琶:中国传统弹拨乐器。
横笛:横吹的笛子,一种管乐器。
和未匝:伴奏还未结束。
花门山:泛指边疆地区,这里可能特指某一地名。
黄云合:黄色的云彩聚集,形容景象壮观。
出塞入塞声:模仿边塞战斗的音乐声。
白草胡沙:白色的草和沙漠,形容边塞的荒凉景色。
寒飒飒:形容风声或气氛寒冷萧瑟。
翻身入破:舞蹈动作,形容舞者技巧高超,动作利落。
如有神:好像有神仙相助,形容技艺非凡。
回回新:每一次转身都展现出新的姿态。
诸曲:各种其他的曲目。
不可比:无法与之相比。
采莲落梅:两种舞蹈曲目,这里代指一般的舞蹈。
徒聒耳:只能吵耳朵,意即普通而无特色。
祗是舞:仅仅是跳舞,没有更深的内涵或技巧。
恣态:姿态,这里指舞蹈的姿态。
岂能:怎能,哪里能够。

翻译

美人跳舞如同莲花轻旋,世间凡人眼睛恐怕未曾目睹这样的美景。
高大堂屋中铺满红地毯,试跳一曲舞动天下无双。
这舞蹈由胡人传入中原汉地,宾客们见了又惊又赞。
舞者面容柔美体态丰盈,轻薄罗衣绣着金线花团锦簇。
旋转衣袖如同飞雪飘扬,左旋右转带起一阵阵旋风。
琵琶与横笛的伴奏尚未结束,花门山头黄云已聚合。
忽然间乐曲转为出塞入塞的激昂,仿佛置身于白草胡沙之中,寒风飒飒。
舞者随音乐高潮翻腾跳跃,如同有神助,前后变换皆新颖无比。
至此方知其他舞蹈无法比拟,那些采莲、落梅之曲只是嘈杂耳边。
世人学舞仅仅是在跳舞,哪能展现出如此绝妙的姿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的舞蹈,宛转多姿,给人以出尘脱俗之感。首句“美人舞如莲花旋”即刻画了舞者婀娜多姿的舞姿,如同荷花在水面轻旋。接下来,“世人有眼应未见”表达了这场舞蹈超凡脱俗,非一般人所能领略。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则写出了舞者所在的环境以及其舞艺之独步天下。红色的氍毹铺满了高雅的大厅,这位美人跳出了一曲令世间无与伦比的舞蹈。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说明这首舞来自边塞,胡人的音乐风格融入到了中原文化中,其震撼力足以让所有观者惊叹。紧接着,“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细腻地描绘了舞者的面部表情和服饰,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柔美与华丽。

“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则形象地表达了舞者衣摆翻飞如同飘落的雪花,而其左右摆动的舞姿仿佛能生出旋转的风。随后,“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描绘了一幅音乐与自然景观交融的画面,琵琶、横笛等乐器的和鸣,与远处山头上的黄云相互辉映。

“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让人感受到舞蹈中蕴含的边塞风情,以及那种超越时空的力量。最后,“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表达了这位美人的舞艺无人能及,每一次翻转、每一个舞步都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观者不断地惊叹于其新颖与独特。

整首诗最后,“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世人学舞祗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则总结了这位美人的舞蹈无可比拟,其它的舞者只不过是在模仿,却无法达到这样超凡脱俗的境界。

诗中对音乐、舞蹈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场盛大的艺术演出之中,感受着那份震撼心灵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