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凉风槐叶凋,夕阳清露湿寒条
出处:《登楼望月寄凤翔李少尹》
唐 · 戴叔伦
陌上凉风槐叶凋,夕阳清露湿寒条。
登楼望月楚山迥,月到南楼山独遥。
心送情人趋凤阙,目随阳雁极烟霄。
轩辕不重无名客,此地还能访寂寥。
登楼望月楚山迥,月到南楼山独遥。
心送情人趋凤阙,目随阳雁极烟霄。
轩辕不重无名客,此地还能访寂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陌上:田野上。凉风:秋风。
槐叶:槐树的叶子。
凋:凋零。
夕阳:傍晚的太阳。
清露:清晨或夜晚的露水。
寒条:寒冷的树枝。
楚山:楚地的山。
迥:遥远。
南楼:南方的楼阁。
独遥:孤独而遥远。
心送:心中思念。
情人:所爱之人。
凤阙:皇宫。
阳雁:南飞的大雁。
无名客:无名之人。
寂寥:寂静、孤独。
翻译
田野上的秋风吹落槐叶,夕阳下的露水打湿了寒冷的树枝。登上高楼仰望明月,楚地的山峦显得格外遥远,月光洒向南楼,山岭却更加孤独。
心中思念着远方的情人,他们正前往皇宫的方向,我的目光追随着南飞的大雁直到天际。
黄帝不会轻视无名之士,这里仍有能接纳寂寞者的宁静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末或冬初的景象,风景中带有一丝萧瑟与凉意。"陌上凉风槐叶凋"一句,以"陌"字开篇,营造了一种边远而寂静的氛围,同时"槐叶凋"则是秋冬之交常见的情景,表现出季节的更迁和自然界的衰败。紧接着"夕阳清露湿寒条"一句,则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了傍晚时分,阳光与露水共存的冷清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登楼望月楚山迥,月到南楼山独遥",诗人登上高楼,对着远处楚山的轮廓和月亮的情景进行描绘。这里的"楚山迥"与"山独遥"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透露出诗人心中的一份孤独与超脱。
下面的两句"心送情人趋凤阙,目随阳雁极烟霄"则转向了对远方亲人或知己的情感寄托。"趋凤阙"和"极烟霄"都用了强烈的动态词汇,表达了一种无限延伸的情感与视线,使得情感的传递和目光的追随都显得格外深远。
最后两句"轩辕不重无名客,此地还能访寂寥"中,诗人以古代圣贤轩辕黄帝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默默无闻,但依然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寻找到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寄托。这里的"此地"与"寂寥"更深化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和内心世界的独白。
整首诗语言洗练,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个人名声与世俗价值观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