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旌羔雁招,尚落沧海遗
宋 · 陈长方
公居吴淞滨,声名到童儿。
弓旌羔雁招,尚落沧海遗。
淡然如秋容,杳渺无津涯。
扁舟载西子,独此见子皮。
兼收及我辈,一视白与缁。
他年高士传,读者当见思。
不但首阳士,廉称百世师。
弓旌羔雁招,尚落沧海遗。
淡然如秋容,杳渺无津涯。
扁舟载西子,独此见子皮。
兼收及我辈,一视白与缁。
他年高士传,读者当见思。
不但首阳士,廉称百世师。
注释
吴淞滨:吴淞江边。声名:名声。
弓旌:比喻威望或招揽人才的象征。
羔雁:古代用于招贤的礼物。
杳渺:遥远而渺茫。
扁舟:小船。
子皮:指君子的品格。
兼收:一视同仁,不加区别。
白与缁:白色和黑色,借指所有人。
高士:高尚的隐士。
读者:阅读历史的人。
廉称:廉洁的声誉。
翻译
您居住在吴淞江畔,名声连孩童都知晓。您的威望如弓旌招引,即使是远方的贤才,也愿投奔而来。
您的风范淡泊如秋天的容颜,深远而难以触及。
您乘坐小舟,如同载着西湖的西施,独自展示您的风采。
您接纳我们这些普通人,不分黑白,一视同仁。
未来的历史记载中,人们会深深思考您的事迹。
您不仅是首阳山的隐士,更是百代相传的廉洁楷模。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陈长方对文儒的敬仰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诗中提到文儒居住在吴淞边,名声远播,连儿童都知晓。他的德行如同弓旌招引,却仍能保持遗世独立的气质,如秋天的宁静,深不可测。诗人以扁舟载着西施的典故,象征文儒的超凡风采,而他的公正无私,对待所有人如一,无论贫富贵贱。
诗的结尾表达了对未来历史记载的期许,认为文儒不仅会成为首阳之士那样的高尚典范,其廉洁的品质还将被后世百世传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比喻,生动展现了文儒的道德风范,表达了诗人对文儒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