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未许孤帆借,空向虬髯送面吹
出处:《重过博城》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不断江声似旧时,村原寥落使人悲。
当杯已失千家月,顾影惟多两鬓丝。
秋木渐枯猿过小,寒潮初满鹤飞迟。
西风未许孤帆借,空向虬髯送面吹。
当杯已失千家月,顾影惟多两鬓丝。
秋木渐枯猿过小,寒潮初满鹤飞迟。
西风未许孤帆借,空向虬髯送面吹。
鉴赏
这首诗《重过博城》由明末清初诗人何巩道所作,描绘了诗人再次经过博城时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不断江声似旧时”,以江水的潺潺之声开篇,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规律。接着,“村原寥落使人悲”一句,点出了环境的荒凉与萧瑟,引发出诗人的哀愁之情。
“当杯已失千家月”一句,通过“当杯”这一细节,暗示了往日繁华景象的消逝,而“千家月”则象征着过去的美好与热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失落。
“顾影惟多两鬓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对着镜子看到自己两鬓斑白,感叹岁月不饶人,青春不再。这一句将个人的衰老与时间的无情联系起来,增加了诗的深度和感染力。
“秋木渐枯猿过小,寒潮初满鹤飞迟”描绘了一幅秋日荒凉的景象,枯萎的树木、缓慢飞行的鹤,都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衰败。诗人通过自然界的变迁,映射出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最后,“西风未许孤帆借,空向虬髯送面吹”一句,以西风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他渴望借助孤帆远行,逃离当前的困境,但现实却只能让西风拂过自己的脸庞,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