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花耳热睡至夜,吹火起读残编书
出处:《雪后龟堂独坐四首 其四》
宋 · 陆游
闭门屋漏不可居,出门雪泥深尺馀。
兴阑已回剡溪棹,路滑罢借东家驴。
竹窗兀兀无与语,浇愁赖有酒一壶。
眼花耳热睡至夜,吹火起读残编书。
兴阑已回剡溪棹,路滑罢借东家驴。
竹窗兀兀无与语,浇愁赖有酒一壶。
眼花耳热睡至夜,吹火起读残编书。
翻译
关上门,屋漏的地方无法居住,出门后雪地里的泥巴深达一尺多。游兴已尽,我返回剡溪划船,因为道路湿滑,放弃了向东邻家借驴的想法。
竹制窗户边空荡无人交谈,只能依靠一壶酒来浇灌愁绪。
喝得微醺,双眼模糊,耳朵发热,一直睡到夜晚,点燃灯火开始阅读剩下的书籍。
注释
屋漏:指房屋漏水,形容环境破败。雪泥深尺馀:形容雪下得很大,地面积雪深厚。
剡溪棹:剡溪上的小舟,代指诗人归途。
东家驴:邻居的驴子,可以代步,但因路滑未借。
兀兀:形容孤独、寂寞的样子。
残编书:残缺的书卷,可能指诗人的藏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雪后闭门不出的生活场景。首句“闭门屋漏不可居”写出环境的恶劣,漏雨的屋内不宜久留。接着,“出门雪泥深尺馀”进一步渲染了雪后的艰难行路,积雪之深使得出行变得困难。诗人兴致已尽,决定放弃出游,改为划船回剡溪(地名),但道路湿滑,只好放弃骑驴的打算。
进入室内,诗人感到孤独,“竹窗兀兀无与语”,只有竹窗相伴,无人交谈,显得寂寥。为了排解愁绪,他借酒浇愁,一杯酒足以慰藉心灵。夜晚来临,诗人喝得微醺,眼花耳热,索性醉眠至深夜。最后,他点燃灯火,拿起残编书籍阅读,似乎在寻找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雪后独处时的孤寂心情和对知识的追求,体现了陆游的闲适生活态度和坚韧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