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岂寻常何敢负,我将六十且无闻
出处:《广信二周生枉顾定山赠之诗》
明 · 庄昶
千里敲门到白云,山深地远亦劳君。
百年此学真谁问,二子人间自不群。
道岂寻常何敢负,我将六十且无闻。
斯文但嘱丁通府,又许西江一?分。
百年此学真谁问,二子人间自不群。
道岂寻常何敢负,我将六十且无闻。
斯文但嘱丁通府,又许西江一?分。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庄昶所作的《广信二周生枉顾定山赠之诗》。诗中充满了对友人来访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学问追求的深沉思考。
首句“千里敲门到白云”,描绘了友人从遥远的地方前来拜访的情景,仿佛穿越了千里的距离,最终到达了诗人的隐居之地。这里的“白云”既指实际的云彩,也象征着高洁和超脱,暗含了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
接着,“山深地远亦劳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长途跋涉来访的深深感激。在山深地远的环境下,友人的到来显得尤为珍贵,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不易。
“百年此学真谁问”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所追求学问的孤独感。在漫长的一生中,真正理解和支持这种学问的人或许寥寥无几,表达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
“二子人间自不群”则赞美了来访的友人与众不同,他们能够在世俗中保持独立和独特,不随波逐流,这是对友人品格的高度评价。
“道岂寻常何敢负”表明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坚持的道路有着坚定的信念,即使道路平凡,也不敢轻易放弃。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和信仰的执着追求。
“我将六十且无闻”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岁已高,而学问尚未得到广泛认可的无奈与自嘲。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最后,“斯文但嘱丁通府,又许西江一?分”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自己的学问和思想传承下去的愿望,寄希望于未来的某位知音或后辈,能够继续发扬光大。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来访的感激,也有对学问追求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