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全文

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

唐 · 王勃
石图分帝宇,银牒洞灵宫。
回丹萦岫室,复翠上岩栊。
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
野花常捧露,山叶自吟风。
林泉明月在,诗酒故人同。
待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

注释

石图:描绘山石的图像,这里指山川地形。
帝宇:帝王的居所,象征江山社稷。
银牒:古代书写用的银色薄片,这里指描绘仙境的文献。
洞灵宫:神话中的仙宫,象征仙境。
回丹:环绕的丹药,指修炼丹药。
岫室:山中的居室,一般指隐士或道士的住处。
岩栊:岩石上的栏杆,这里指山岩间的建筑。
金灶:炼丹的灶台,古人认为炼丹可以长生不老。
玉坛:祭祀或修炼用的高台,多用美玉装饰。
野花常捧露:野花上常常挂着露珠。
山叶自吟风:树叶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吟唱。
林泉:森林和泉水,常用来形容幽静的自然环境。
故人:老朋友,旧识。
石髓: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飞鸿:飞翔的大雁,常用来象征远行或信使。

翻译

山石划分出帝王的领土,银色的卷轴描绘着神秘的宫殿。
蜿蜒的丹药环绕山间小屋,青翠的藤蔓攀上岩石的栏杆。
雾气浓重使炼丹的灶台静寂无声,云层遮蔽使玉坛显得空旷。
野花常常承露珠,山叶自在风中吟唱。
树林与泉水映照着明月,诗歌与美酒与老友共享。
期待我遇到长生不老的石髓,那时你也可随我一起,命驾远飞的鸿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作品,名为《秋日仙游观赠道士》。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一个秋日里进行了一次仙境般的游历,并在此过程中与一位道士相遇,赠送了他一些礼物。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华丽。

"石图分帝宇,银牒洞灵宫"两句,描绘了一幅神话中的画面,石图代表着古老的智慧与记忆,而“分帝宇”则是指将这份智慧传递给天界, silver 牒洞灵宫则是一个超自然的场所,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回丹萦岫室,复翠上岩栊"中,“回丹”可能指的是道教的修炼之法,而“萦岫室”和“复翠上岩栊”则是仙境中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神秘境界的向往。

"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两句描写的是一个宁静而又神圣的场所。雾气笼罩着金灶,使其显得格外平静,而“云暗玉坛空”则是在形容一处高洁的空间,这里没有喧嚣,只有云雾缭绕,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野花常捧露,山叶自吟风"中,“野花常捧露”可能是指自然界中花朵沐浴在清晨的露水之中,而“山叶自吟风”则是在形容山间树叶随着风声轻轻地颤抖和发出声音,两者都在描绘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林泉明月在,诗酒故人同"一句中,“林泉明月在”是对一个清澈泉水旁,林木掩映之地,在明月照耀下景象的描写,而“诗酒故人同”则是在表达与旧友共同享受诗意和美酒的愉悦时光。

最后两句"待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可能是指诗人期待着再次遇见一位仙人(石髓),并且将由这位仙人来决定是否通过信使(飞鸿)传递信息。这里的“飞鸿”也是古代书信往来的象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与道士之间的交流,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追求永恒之境界的向往和浪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