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
出处:《江村行》
唐 · 张籍
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
耕场磷磷在水底,短衣半染芦中泥。
田头刈莎结为屋,归来系牛还独宿。
水淹手足尽有疮,山虻绕身飞飏飏。
桑林椹黑蚕再眠,妇姑采桑不向田。
江南热旱天气毒,雨中移秧颜色鲜。
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
耕场磷磷在水底,短衣半染芦中泥。
田头刈莎结为屋,归来系牛还独宿。
水淹手足尽有疮,山虻绕身飞飏飏。
桑林椹黑蚕再眠,妇姑采桑不向田。
江南热旱天气毒,雨中移秧颜色鲜。
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塘:池塘名。芦笋:植物名,类似芦苇。
畦:田地划分的小块。
磷磷:形容光亮的样子。
短衣:简短的衣物。
芦中泥:芦苇丛中的泥土。
刈莎:割取莎草。
系牛:栓牛。
独宿:独自过夜。
疮:皮肤疾病。
山虻:一种吸血昆虫。
椹黑:桑葚熟透变黑。
再眠:指蚕进入第二个生长阶段。
妇姑:妇女和姑娘。
热旱:炎热干旱。
移秧:移栽稻秧。
颜色鲜:色彩鲜明。
一年耕种:全年辛勤劳作。
田熟:稻谷成熟。
赛神:祭祀神灵的活动。
翻译
南塘的水深得能齐腰,稻田不再划分成畦耕田的工具沉在水底,农夫穿着短衣沾满芦苇泥
田头的莎草编成小屋,农夫回家后独自过夜
手脚都被水泡烂生疮,山上的蚊蝇围着飞舞
桑树林里的桑葚熟透,妇女们忙着采桑却不进田
江南的天气又热又旱,雨中插秧显得格外鲜艳
一年辛勤耕耘无比辛苦,稻谷熟了家家户户准备祭祀神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江南水乡的艰苦劳作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收获。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南塘水深芦笋齐”、“耕场磷磷在水底”等,生动地勾勒出江南水乡的特有景致,同时也反映了农民与自然斗争的艰难情形。
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如“短衣半染芦中泥”、“田头刈莎结为屋”等,展现了农民劳作的辛勤和生存的艰难。甚至连身体上的疮痛也未能幸免,“水淹手足尽有疮”,表明了他们生活与工作环境的恶劣。
而“桑林椹黑蚕再眠”则展示了一种自然循环中的宁静与和谐,妇女们采桑不必去田间,似乎在这忙碌的农事之外,还有一片宁静的空间。然而,“江南热旱天气毒”,则又提醒我们,即便是这样的宁静,也难逃自然界的严酷。
最后一句“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总结了农民一年来的辛勤劳作,以及收获时的喜悦和骄傲,这里的“赛神”表达了一种对丰收的庆祝与自豪,也彰显了诗人对于农民生活深刻理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