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头不用瓦,甃砖坦以平
出处:《平房成》
明 · 曹于汴
窄屋苦炎热,新构屋四楹。
屋头不用瓦,甃砖坦以平。
直西丈有五,向南三丈横。
前时宅基狭,于今不啻弘。
夏喜新凉入,冬应暖日融。
屋里常居处,屋头时一登。
吟馀抱膝坐,饭后绕栏行。
采云疑相迩,皓月若增明。
吾此堪颐老,欲拟菟裘营。
屋头不用瓦,甃砖坦以平。
直西丈有五,向南三丈横。
前时宅基狭,于今不啻弘。
夏喜新凉入,冬应暖日融。
屋里常居处,屋头时一登。
吟馀抱膝坐,饭后绕栏行。
采云疑相迩,皓月若增明。
吾此堪颐老,欲拟菟裘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新建平房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平房在不同季节下的舒适感受,以及其带给居住者的精神愉悦。
首先,诗人描述了新建平房的布局与构造:“窄屋苦炎热,新构屋四楹。”在炎炎夏日,狭窄的屋子让人感到闷热难耐,而新建的平房则带来了清凉与舒适。“屋头不用瓦,甃砖坦以平。”平房的屋顶用砖铺砌,既实用又美观,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
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平房的空间大小:“直西丈有五,向南三丈横。”平房东西方向宽约五丈,南北方向长约三丈,空间宽敞,比之前的住宅更加开阔。“前时宅基狭,于今不啻弘。”对比旧宅,新建成的平房不仅空间更大,而且格局更为合理,居住体验得到了显著提升。
诗中还提到了平房在不同季节的使用感受:“夏喜新凉入,冬应暖日融。”夏天,新建成的平房能带来凉爽的微风;冬天,则能温暖人心,让居住者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这种四季如春的居住环境,无疑为居住者提供了极大的舒适度。
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平房精神层面的欣赏:“屋里常居处,屋头时一登。”平房不仅是物理上的避风港,更是心灵的栖息地,让人在忙碌之余,能够找到一片宁静之地。“吟馀抱膝坐,饭后绕栏行。”无论是闲暇时的沉思,还是饭后的散步,平房都能提供一个理想的场所。
最后,诗人将平房视为晚年颐养天年的理想居所:“吾此堪颐老,欲拟菟裘营。”在诗人的想象中,平房将成为他安度晚年的理想家园,如同古代贵族所追求的菟裘之地,充满了温馨与满足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新建平房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在不同方面带来的舒适与便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居所的喜爱与期待,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