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叹我贫犹为米,我怜君苦伹耽诗
宋 · 赵蕃
向夕相寻昔步迟,坐残初月见阴移。
关心去后几南北,倒指从前屡合离。
君叹我贫犹为米,我怜君苦伹耽诗。
三山堂下冰溪水,何日扁舟两钓丝。
关心去后几南北,倒指从前屡合离。
君叹我贫犹为米,我怜君苦伹耽诗。
三山堂下冰溪水,何日扁舟两钓丝。
翻译
傍晚时分我们曾相遇,脚步缓慢如往昔,初月已西斜,夜色渐深。你我分别后,心中牵挂彼此,不知何时何地能再相见,回忆中我们的聚散交错频繁。
你感叹我贫穷,却仍为我有米度日而欣慰,我怜惜你苦于诗情,却沉迷其中。
在那三山堂下,冰冷的溪水旁,何时能共乘一叶扁舟,共享垂钓的乐趣。
注释
向夕:傍晚。相寻:寻找。
昔步迟:昔日步履迟缓。
坐残:坐到月亮偏西。
初月:新月。
见阴移:看到阴云移动。
关心:挂念。
去后:离开后。
几南北:东西方向的距离。
倒指:回首。
屡合离:多次相聚又分离。
君叹我贫:你感叹我穷。
犹为米:还为了生活。
我怜君苦:我怜悯你的苦楚。
耽诗:沉溺于诗。
三山堂:某个地点。
冰溪水:寒冷的溪流。
扁舟两钓丝:同乘小船垂钓。
鉴赏
这首宋诗是赵蕃对友人黎师侯和曾文清公的唱酬之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彼此生活的关切。首句“向夕相寻昔步迟”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与友人昔日散步的场景,步履缓慢,似乎时光在这一刻显得尤为悠长。次句“坐残初月见阴移”则写出了他们相聚时,月亮渐行渐远,夜色渐深,暗含着时光流逝。
“关心去后几南北,倒指从前屡合离”两句,通过回忆过去,感慨人事变迁,他们虽然时常分离,但彼此关心牵挂。接着,“君叹我贫犹为米,我怜君苦伹耽诗”一句,诗人互诉衷肠,一个感叹对方生活艰辛,一个则怜惜朋友因热爱诗歌而甘于清苦。
最后,诗人以“三山堂下冰溪水,何日扁舟两钓丝”作结,表达了对共享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能有一天与友人一同泛舟垂钓,享受那份淡泊与宁静。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