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莫倚晴天频吐绶,儿童见了又须惊全文

莫倚晴天频吐绶,儿童见了又须惊

出处:《七和 其二
宋 · 刘克庄
南宫放榜已蜚英,北阙传胪却漏名。
潜救八人文最敏,尽归一网气难平。
白生作么教持杵,越石争些已见坑。
莫倚晴天频吐绶,儿童见了又须惊

鉴赏

这首诗描写的是科举考试后的情景。"南宫放榜已蜚英"表明南宫的榜单已经张贴,选出了优秀的人才;"北阙传胪却漏名"则是说在北阙宣读功绩时,却遗漏了某些人的名字。这两句反映出考试结果的不公和遗憾。接下来的"潜救八人文最敏,尽归一网气难平"指的是虽然有的人通过作弊手段被救,但这种行为激起了更多的不满情绪,因为人们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公正的。

"白生作么教持杵,越石争些已见坑"则是对考试中舞弊现象的批评,其中"白生"可能指的是考官,而"持杵"暗示他们手中的权力。"越石争些已见坑"则是说一些不正之风已经露出了端倪。

最后两句"莫倚晴天频吐绶,儿童见了又须惊"表达的是对未来的一种担忧,即在光明的情况下还能看到不公平现象的出现,这对于年幼无知的人来说尤其令人震惊。整首诗通过对考试不公正现象的抨击,反映出作者对于科举制度中弊端的深刻批评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