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经过成故里,双松回首尚青苍
出处:《将别故居迁小山堂之西偏感赋》
清 · 庄宇逵
卅年枯菀小沧桑,为惜鹪枝去住忙。
相识黄鹂啼四五,重来燕子感寻常。
床头有剑生光气,家具惟书自料量。
他日经过成故里,双松回首尚青苍。
相识黄鹂啼四五,重来燕子感寻常。
床头有剑生光气,家具惟书自料量。
他日经过成故里,双松回首尚青苍。
鉴赏
这首清代庄宇逵的《将别故居迁小山堂之西偏感赋(其二)》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生活多年的故居,内心充满感慨。"卅年枯菀小沧桑",三十年的生活如同经历了微小的沧桑变化,既表达了岁月的流转,也暗示了生活的起伏。"为惜鹪枝去住忙",诗人对故居的依恋和忙碌搬迁的情景,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珍视。
"相识黄鹂啼四五,重来燕子感寻常",黄鹂的鸣叫唤起旧时的记忆,而重逢的燕子似乎也感受到诗人的心境,显得格外寻常。这两句寓情于物,生动展现了故居的亲切与熟悉。
"床头有剑生光气,家具惟书自料量",诗人感慨床头宝剑犹在,散发出锐利的光芒,家具虽简,书籍却成为陪伴他的主要物品,体现了他对知识和精神世界的重视。
最后两句"他日经过成故里,双松回首尚青苍",预想未来某日重游此地,那两棵松树依然青翠,象征着故乡的永恒与坚韧,表达了诗人对故居深深的怀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离别故居时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