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则然,实爱秋洁
出处:《寒菊四章》
明 · 郭之奇
凄葭一方,寒菊相俟。
何以酬兹,晨阶夕几。
欣慨其间,心目依倚。
未敢从人,重觞泛此。
人之初筵,浮英宜咥。
人之载号,幽性宜疾。
人亦有言,斯维隐逸。
独立秋风,斑斑文质。
我爱陶潜,菊之胜友。
饥坐东篱,无钱得酒。
白衣不来,金英堪糗。
高怀逸咨,相彰益寿。
岂其高怀,惟陶之辙。
岂其逸恣,惟菊之悦。
寄情则然,实爱秋洁。
载寒载阳,孤梅来雪。
何以酬兹,晨阶夕几。
欣慨其间,心目依倚。
未敢从人,重觞泛此。
人之初筵,浮英宜咥。
人之载号,幽性宜疾。
人亦有言,斯维隐逸。
独立秋风,斑斑文质。
我爱陶潜,菊之胜友。
饥坐东篱,无钱得酒。
白衣不来,金英堪糗。
高怀逸咨,相彰益寿。
岂其高怀,惟陶之辙。
岂其逸恣,惟菊之悦。
寄情则然,实爱秋洁。
载寒载阳,孤梅来雪。
鉴赏
这首《寒菊四章》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描绘了寒菊在秋风中的独立与坚韧,以及诗人对陶渊明及其菊花的喜爱之情。
首章“凄葭一方,寒菊相俟”,开篇即以芦苇的凄凉与寒菊的等待形成对比,暗示了菊花在寒冷季节中的孤独与坚守。接下来“何以酬兹,晨阶夕几”表达了诗人对于菊花的敬仰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通过清晨与夜晚的静思来寄托情感。
第二章“欣慨其间,心目依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感慨,菊花成为了他心灵的依托。而“未敢从人,重觞泛此”则表明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而是选择独自品味菊花之美。
第三章“人之初筵,浮英宜咥;人之载号,幽性宜疾”,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菊花比作宴席上的佳肴和幽谷中的清音,强调了菊花的独特魅力和高雅气质。
第四章“人亦有言,斯维隐逸;独立秋风,斑斑文质”,点明了菊花与隐士的相似之处,它们都在秋风中独立,展现出文人墨客追求的高洁品质。最后“我爱陶潜,菊之胜友;饥坐东篱,无钱得酒;白衣不来,金英堪糗;高怀逸咨,相彰益寿”,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崇敬,以及对菊花作为精神伴侣的喜爱。即使生活贫困,也能在菊花的陪伴下找到心灵的慰藉和长寿之道。
整首诗通过对寒菊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菊花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