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数本蓼花,亦复添幽艳
出处:《伯修斋中同汪参知诸兄共谭》
明 · 袁宏道
石瘦盆池清,竹冷秋窗茜。
只数本蓼花,亦复添幽艳。
贤朋三五人,肝胆皆如面。
宝月舍琉璃,无心不可见。
摩砻若许年,宦网增尘罥。
学道不出缠,如以䞓加茜。
辟诸生矿金,渣汁少陶鍊。
毛孔薰旃檀,庞公以为鉴。
只数本蓼花,亦复添幽艳。
贤朋三五人,肝胆皆如面。
宝月舍琉璃,无心不可见。
摩砻若许年,宦网增尘罥。
学道不出缠,如以䞓加茜。
辟诸生矿金,渣汁少陶鍊。
毛孔薰旃檀,庞公以为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伯修斋内的一番雅集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聚会的氛围与心境。
首句“石瘦盆池清,竹冷秋窗茜”,以“石瘦”、“盆池清”、“竹冷”、“秋窗茜”四字,勾勒出斋中环境的清幽与静谧,仿佛置身于一片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接着,“只数本蓼花,亦复添幽艳”,寥寥几笔,便将蓼花的点缀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色彩。
“贤朋三五人,肝胆皆如面”,诗人以“贤朋”二字点明聚会之人的身份与品质,强调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兄弟一般坦诚相见。接下来,“宝月舍琉璃,无心不可见”,以宝月比喻聚会的欢愉,琉璃象征聚会的纯净与美好,而“无心不可见”则表达了聚会中人们的心境,即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切美好的情感与交流都显得自然而真挚。
“摩砻若许年,宦网增尘罥”,诗人在此处借“摩砻”(打磨)之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官场中的复杂关系所带来的困扰。然而,紧接着的“学道不出缠,如以纚加茜”,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内心追求的坚持,即使在纷扰的世事中,也应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如同在红绸上添加茜色,既不掩盖其本质,又增添了独特的风采。
最后,“辟诸生矿金,渣汁少陶鍊”,以“生矿金”比喻未被精炼的人生经历,而“渣汁少陶鍊”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认为只有经过不断的磨砺与陶练,才能真正挖掘出人生的真谛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文人聚会的雅致与内心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对社会的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