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常若随,顾影独无依
出处:《悼子乘二首》
明 · 皇甫濂
肇汝方既诞,发祥良在兹。
慧敏标弱龄,圭璋渺前期。
服志远鄙俗,规行多惠仪。
性成亶纯孝,疗母宁捐躯。
母患乃始平,子先朝露摧。
慈爱二纪中,瞥若冲飙驰。
虚位委空馆,胤类无孑遗。
天道苟不虚,在数安可推。
沉忧达晨暮,仿佛盈人思。
翰墨芳余迹,形音恍当时。
起居常若随,顾影独无依。
周遑损眠食,惊惕长分乖。
魂来或形梦,路绝徒哀悲。
慧敏标弱龄,圭璋渺前期。
服志远鄙俗,规行多惠仪。
性成亶纯孝,疗母宁捐躯。
母患乃始平,子先朝露摧。
慈爱二纪中,瞥若冲飙驰。
虚位委空馆,胤类无孑遗。
天道苟不虚,在数安可推。
沉忧达晨暮,仿佛盈人思。
翰墨芳余迹,形音恍当时。
起居常若随,顾影独无依。
周遑损眠食,惊惕长分乖。
魂来或形梦,路绝徒哀悲。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皇甫濂为悼念自己的孩子所作,情感深沉,充满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悲痛。首句“肇汝方既诞,发祥良在兹”表达了孩子的出生带给家庭的希望与福祉;“慧敏标弱龄,圭璋渺前期”赞美了孩子的聪明才智和早年的优秀品质。
接着,“服志远鄙俗,规行多惠仪”赞扬了孩子的高尚品格和仁爱行为,特别是“性成亶纯孝,疗母宁捐躯”,体现了他对母亲的深深孝顺,甚至愿意付出生命来救治她。然而,母亲的病痛最终还是夺走了孩子的生命,“母患乃始平,子先朝露摧”,这句充满了无奈和悲痛。
诗中描述了孩子短暂而充满爱心的生活,“慈爱二纪中,瞥若冲飙驰”,形象地表达了时光飞逝和失去的痛苦。孩子去世后,家中空荡荡的,“虚位委空馆,胤类无孑遗”,诗人感到孤独和失落。他日夜思念,通过“翰墨芳余迹,形音恍当时”寄托哀思,生活中的习惯仿佛还能看到孩子的影子,但“顾影独无依”,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周遑损眠食,惊惕长分乖”描绘了诗人因失去孩子而生活的困顿和精神的困扰,甚至在梦中都能感受到孩子的魂魄。“魂来或形梦,路绝徒哀悲”再次强调了诗人对孩子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亡子的深深怀念和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