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不数重山会,坐上元来欠了诗
出处:《和九月十日紫极登高韵》
宋末元初 · 王义山
谁报江州遣白衣,如云胜友好追随。
满斟绿斝安排醉,牢裹乌纱照顾吹。
两个重阳前后日,一年好景这些时。
到今不数重山会,坐上元来欠了诗。
满斟绿斝安排醉,牢裹乌纱照顾吹。
两个重阳前后日,一年好景这些时。
到今不数重山会,坐上元来欠了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谁:指代诗人自己。报:报告,告知。
江州:地名,古代中国的一个州府。
遣:派遣,这里指被贬谪。
白衣:古时对平民或官员的称呼,也可指书信使者。
如云:形容人多,像云一样密集。
胜友:优秀的朋友。
追随:跟随,陪伴。
绿斝:绿色的酒杯,斝是古代的一种饮酒器。
安排醉:精心策划让自己沉醉。
牢裹:紧紧包裹。
乌纱:古代官员的帽子。
照顾吹:防寒保暖,抵挡风吹。
两个重阳: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古人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前后日:前后相连的两天。
好景:美好的景色,也指佳节。
不数:未计算。
重山:重重叠叠的山峰,象征路途遥远。
会:聚会,相聚。
坐上:宴席上。
元来:原来,本来。
欠了诗:缺少了吟诗作赋的兴致。
翻译
是谁报告我被贬江州,像云般众多好友前来相随。满满斟满绿色酒杯,准备沉醉其中,紧紧包住黑色头巾,以备风寒吹袭。
在两个重阳节前后的日子,这一年中最美的时光。
至今未曾计算过相聚的山岭,只因席间缺少了吟诗的雅兴。
鉴赏
这首诗是王义山的作品,创作于宋末元初之际。诗人在江州与友人相会,共同享受自然美景的快乐时光。
"谁报江州遣白衣,如云胜友好追随。"
这里描绘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情境,"白衣"可能指的是纯洁无暇的生活或是诗人本身,而"如云"则形象地描述了朋友们围聚在一起的场景。
"满斟绿斝安排醉,牢裹乌纱照顾吹。"
这两句表达了宴饮欢乐的情趣,"满斟绿斝"指的是美酒盈杯,而"牢裹乌纱"则可能是形容夜色或月光下的氛围。
"两个重阳前后日,一年好景这些时。"
这里提到了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前后的日子,诗人认为这一时间段内的自然景致尤为美好。
"到今不数重山会,坐上元来欠了诗。"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遗憾之情,可能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期与友人在重山举行聚会,所以才有此诗以寄托自己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简单快乐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