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具斋庄缘读易,每惭疏散为吟诗
出处:《清风短吟》
宋 · 邵雍
清风兴况未全衰,岂谓天心便弃遗。
长具斋庄缘读易,每惭疏散为吟诗。
人间好景皆输眼,世上闲愁不到眉。
生长太平无事日,又还身老太平时。
长具斋庄缘读易,每惭疏散为吟诗。
人间好景皆输眼,世上闲愁不到眉。
生长太平无事日,又还身老太平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清风:微风。兴况:兴致。
全衰:完全消退。
天心:上天的心意。
弃遗:抛弃。
长具:长久保持。
斋庄:严肃庄重。
读易:研读《易经》。
疏散:散漫。
吟诗:写诗。
人间好景:人间美景。
皆输眼:都被我看到。
闲愁:忧虑。
到眉:爬上眉头。
生长:生活。
太平无事日:和平无事的时代。
身老:老去。
太平时:太平岁月。
翻译
清风带来的兴致尚未完全消退,怎能认为上天就抛弃了我们。长久以来,我因研读《易经》而保持严肃庄重,却常为自己散漫的生活和诗歌创作感到惭愧。
人间的美好景色都被我尽收眼底,世上的忧虑烦恼却未曾爬上我的眉头。
生活在一个和平无事的时代,如今又在这样的太平岁月中老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清风短吟》,表达了作者在清风中感受到的兴味并未完全消退,他感叹上天并未完全抛弃自己。诗人通过研读《易经》保持内心的庄重,却自嘲因爱好吟诗而显得有些散漫。他感慨人生美景往往稍纵即逝,世上的忧虑烦恼并未触及他的眉头。生活在太平盛世,诗人庆幸自己年老之时仍能享受这份安宁。整体而言,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学问的坚守,以及对太平岁月的满足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