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耕有如坻积,歌闻击壤辞全文

耕有如坻积,歌闻击壤辞

出处:《馀姚陈氏嘉会楼
明 · 杨士奇
邑里稽山麓,楼居浙水湄。
雕栏出翠树,藻井映华芝。
远眺通吴会,高攀近尾箕。
云乘鹦鹉落,瀑带凤凰垂。
圣化升平日,天恩长养时。
四郊无夜警,万物蔼春熙。
耕有如坻积,歌闻击壤辞
都将欣惬意,持用表兰楣。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余姚陈氏嘉会楼的壮丽景象与周边环境,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民生活的和谐美好。首句“邑里稽山麓,楼居浙水湄”点明了嘉会楼的位置,位于稽山脚下,靠近浙水之畔,营造了一种山水相依的自然美景。接下来的“雕栏出翠树,藻井映华芝”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楼阁的装饰与周围景物的融合,展现出建筑的精致与和谐。

“远眺通吴会,高攀近尾箕”则表达了嘉会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不仅连接着远方的吴地,还接近天空中的星宿,象征着其在社会和文化上的地位。接着,“云乘鹦鹉落,瀑带凤凰垂”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云彩与自然景观的美丽,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祥和与生机。

“圣化升平日,天恩长养时”两句赞美了当下的和平盛世,以及上天赐予的恩泽,体现了对时代背景的正面评价。随后,“四郊无夜警,万物蔼春熙”描述了社会治安良好,自然万物在春天的温暖中繁衍生息的景象,展现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耕有如坻积,歌闻击壤辞”则通过农事活动和民间歌曲,表现了人民生活的富足与满足,击壤辞是一种古代的民谣,常用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最后,“都将欣惬意,持用表兰楣”表达了诗人对嘉会楼及其所代表的美好生活的高度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对陈氏家族的祝福与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嘉会楼为载体,不仅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繁荣与人民的幸福生活,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