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弃止不复陈,椎牛酣酒何为人
妇女携篮昼作群,采掇仍于海中洗。
归来涤釜烧松枝,煮米为饭充朝饥。
莫辞苦涩不下咽,性命聊假须臾时。
皇天不仁我当死,况乃催科急如矢。
来牟拟作日月期,欲保馀生更徯尔。
呜呼弃止不复陈,椎牛酣酒何为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边妇女采集海米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诗中的“海米”并非普通的植物,而是海边特有的食物资源,反映了劳动人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与利用。
首句“海边有草名海米”,简洁地点明了主题,将读者引入到海边的特定场景中。接着,“大非蓬蒿小非荠”通过对比,强调了海米的独特性,既不同于常见的蓬蒿,也不同于荠菜,暗示其在海边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妇女携篮昼作群,采掇仍于海中洗。”生动地展现了妇女们在白天集体劳作的情景,她们不仅采集海米,还要将其清洗干净,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与细致。通过“昼作群”和“海中洗”两个细节,诗人巧妙地勾勒出一幅海边生活的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归来涤釜烧松枝,煮米为饭充朝饥。”描述了妇女们回家后,用松枝烧火煮饭的情景。这一过程虽简单,却饱含着生活的智慧与勤劳。通过“充朝饥”一词,突出了食物对于维持生命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劳动人民生活的朴素与坚韧。
“莫辞苦涩不下咽,性命聊假须臾时。”表达了即使食物再苦涩,也要坚持食用以维持生命的无奈与坚韧。这种对生活的执着与坚持,是劳动人民面对困难时的真实写照。
“皇天不仁我当死,况乃催科急如矢。”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面临的生存压力,以及官府催租催税的严苛,使得他们时刻处于生死边缘。这种社会现实的揭露,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来牟拟作日月期,欲保馀生更徯尔。”表达了人们对于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尽管生活艰难,但仍对未来抱有憧憬,希望能够安稳度过余生。这种对未来的向往,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与追求。
最后,“呜呼弃止不复陈,椎牛酣酒何为人。”通过反问,表达了对社会不公与人性冷漠的批判,呼吁人们关注底层人民的疾苦,反思社会的公正与人性的温暖。
整首诗通过对海边妇女采集海米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劳与坚韧,同时也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与对未来的渴望。诗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与社会批判,使这首《海米行》成为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