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妄兮故知空不空,观徼妙兮常有欲无欲
恋松楸,爱莲菊。
食玉衣锦,池酒林肉。
瓮埋地阁钟,月泻天窗瀑。
郑卫殆塞其聪,赵燕可盲其目。
镜盟钗诅谩交交,马迹车尘何仆仆。
名伤神兮宠辱若惊,事掣肘兮进退惟谷。
一真妄兮故知空不空,观徼妙兮常有欲无欲。
吾将先天后天明月之珠,裁作左仙右仙宾云之曲。
注释
逐逐:贪婪的样子。松楸:松树和楸木,泛指树木。
莲菊:莲花和菊花,象征高洁。
郑卫:古代音乐,形容靡靡之音。
赵燕:代指美女,比喻沉迷。
镜盟钗诅:比喻誓言与诅咒的纠葛。
马迹车尘:形容繁忙的交通。
先天后天:指自然与人为。
左仙右仙:可能指道教中的仙人。
宾云之曲:比喻优美的乐章或诗篇。
翻译
贪婪逐逐哪里满足,眷恋松树与楸木,喜爱莲花与菊花。享用美酒佳肴,地下酒窖藏酒如泉,月光洒落天窗如瀑布。
沉迷于郑卫音乐,无视视听,沉溺于赵燕美色,盲目无知。
镜子誓言与钗诅交错,马蹄车轮声络绎不绝。
名声牵累心灵,荣辱使我惊惧,事务束缚我前行,进退两难。
真实与虚妄交织,深知空无实有,观察微妙之处,欲望时有时无。
我将取天地自然的明月珠,裁剪成左右仙人宾客的云彩乐章。
鉴赏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生活图景,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与享受。"逐逐且贪怎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无限喜爱和渴望,这种情感在"恋松楸,爱莲菊"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松树和芙蓉都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
"食玉衣锦,池酒林肉"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食用仙果(玉)、穿着华丽服饰(锦),享受自然恩赐的美味(池酒)和野味(林肉),展示了诗人对简单而高雅生活的向往。
"瓮埋地阁钟,月泻天窗瀑"中的意象丰富,既有物质上的隐居(瓮埋地阁),也有精神上与世隔绝的境界(月泻天窗瀑)。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逃离,以及对内心宁静世界的追求。
"郑卫殆塞其聪,赵燕可盲其目"则是通过历史典故来表明诗人对于外界干扰和诱惑的拒绝。这里的郑衛指的是古代两位贤士,他们选择隐居山林,不问世事;赵燕则是一位不为名利所动的隐者。这两句强化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珍视。
"镜盟钗诅谩交交,马迹车尘何仆仆"中,"镜盟钗诅"可能指的是某种誓言或约定,而"马迹车尘"则是外界喧嚣和世俗纷扰的象征。诗人在这里强调了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冲突和自己对于精神独立的坚持。
"名伤神兮宠辱若惊,事掣肘兮进退惟谷"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得失的超然态度,以及面对世事变迁时保持的冷静与明智。这里的"名伤神"指的是名誉带来的内心创伤,而"宠辱若惊"则是对于荣辱变化的警觉;"事掣肘兮进退惟谷"则是在世事推进和后退时保持谨慎和自我反省。
"一真妄兮故知空不空,观徼妙兮常有欲无欲"中,诗人表达了对于虚幻与真实的辨识,以及对内心世界持久而深沉的追求。这里的"一真妄"指的是区分真伪,而"故知空不空"则是在强调内心世界的充实和丰富;"观徼妙兮常有欲无欲"则是在表达对于精神境界的永恒追求和超越世俗欲望。
最后,诗人提到"吾将先天后天明月之珠,裁作左仙右仙宾云之曲"。这里的"明月之珠"可能象征着最高的艺术或智慧追求,而"左仙右仙宾云之曲"则是诗人对于自身灵魂深处所渴望创造的艺术作品。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精神和艺术创作高度的追求,以及超越世俗限制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