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且道有相无相,休云是真非真全文

且道有相无相,休云是真非真

出处:《宝觉昕长老画赞
宋 · 李之仪
法云地中得度,慧炬光里法身。
在处淘金拣玉,随缘运筏通津。
偏解抽钉拔楔,更能因语识人。
且道有相无相,休云是真非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宝觉昕长老的高僧形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其深厚的佛法修为与超凡的智慧。

“法云地中得度”,开篇即以“法云”喻佛法的广大深邃,长老在这样的法云中获得度化,意味着其修行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慧炬光里法身”,进一步强调了长老智慧的光芒如同火炬,照亮了佛法的真理,其法身(佛教术语,指修行者超越肉身的精神存在)在智慧的光辉中得以显现。

“在处淘金拣玉,随缘运筏通津”,这两句运用了淘金拣玉的比喻,形象地说明长老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身处何境,都能发现并珍惜佛法的珍贵之处,如同在尘世中寻找金玉一般。同时,“随缘运筏通津”则体现了长老顺应自然法则,灵活运用佛法智慧,帮助众生渡过人生的困境,达到心灵的彼岸。

“偏解抽钉拔楔,更能因语识人”,这两句描述了长老不仅在佛法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还擅长洞察人心,能够通过言语引导他人,如同抽去阻碍心灵成长的钉子和楔子,促进个体的觉醒与成长。

最后,“且道有相无相,休云是真非真”,这两句提出了对佛法本质的深刻思考。在长老看来,佛法并非局限于有形或无形的表象,而是超越了真假的相对性,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内在性,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现象,深入内心,寻求真理的本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宝觉昕长老作为一位高僧的非凡智慧与慈悲心怀,以及其在佛法修持上的卓越成就。